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热能(英语:thermal energy)在物理或热力学中的定义尚未达成完全统一共识,因此建议谨慎使用该词以避免混淆[1]。
根据热力学理论,热能通常被描述为热力学系统内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热平衡或非相变条件下,与温度相关的能量部分[2]。微观上,热能与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无序运动相关,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间势能,可能表现为显热(如水加热)或潜热(如冰融化)[3]。然而,内能的改变并不总是伴随温度变化,例如在相变过程中[4]。
在热力学中,能量转移分为“热”和“功”两种形式:“热”由温度差引起,“功”由力与位移作用产生[5]。
由于这些区别,热能的用法在科学文献中可能与“热量”、“内能”或“分子动能”有所重叠,故具体所指要因上下文而异。
热传播
热(Heat)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特指由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过程[6]。热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热功当量
功与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的单位是卡,1卡就是让1公克的水从14.5 °C 升至15.5 °C所需的热量[10]。英国人焦耳在1837~1847年间,以一连串的实验证实了热量与功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定出了它们单位之间换算的比值[11]。
热能的简单定义
在热力学中,一个粒子因为温度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热内能(thermal energy)[12]。这个热内能可由以下公式估算:
其中, 表示该粒子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即粒子可运动的方向或方式(例如在三维空间中可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共三个自由度)[13];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 K,开尔文), 为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 constant)[14]。
例子:对于理想气体中的单原子粒子(例如氦气),其可在三个方向自由运动,因此平均热能为:
这表示每个粒子的平均热能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粒子的热能越大[12]。
总热能:若气体中含有 个粒子,则整个系统的总热内能为:
这是“等分原理”(equipartition theorem)的应用结果,适用于具有经典行为的热平衡系统[15]。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热能”仅表示粒子因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并不包括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能量形式,如势能(如重力势能)、键能(如化学键)、或质能()等[16]。
热量、内能,与热能的区别,以及“热能”概念的模糊性
热量(Heat, 𝑄): 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能量会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这种因温度差而转移的能量,称为“热量”。热量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只能在系统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发生,不是某个系统内部固有的性质。因此,我们说某物“含有”热量是不正确的[17]。
内能(Internal energy)是系统的一种性质,与系统内粒子的运动状态(分子动能、分子间势能)有关。对于理想气体而言,内能主要来自粒子的动能,这种动能与温度成正比,因此内能和温度有明确关系[18]。在这个特殊情况下,有人将理想气体的内能统称为“热能”,但这种说法只在特定语境中才合理[19]。
然而,对于更复杂的系统(如真实气体或含有相变的物质),内能不再单纯与温度成正比。例如在冰融化、水沸腾这类相变过程中,内能会改变,但温度却不变,因此无法只用温度来定义“热能”[20]。
此外,在一些热力学循环过程中,系统的起点与终点状态相同,内能变化为零,但过程中却发生了净热量传递与做功(例如热机发电)。这进一步说明,热能与内能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所谓“热能”也就无法被清楚定义[2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