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
Remove ads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6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六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事实速览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长度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系由东京台风中心命名,而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都以 W 字母作结。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自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23个热带气旋

台风珍珠 (Chanchu)

PAGASA:Caloy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5月8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5月9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珍珠。5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它登陆菲律宾。5月13日,它进入南海,又被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它在5月18日登陆广东省东部,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又在同日横跨福建浙江中南部沿海,并在当晚进入东海成为温带低气压。

热带风暴杰拉华 (Jelawat)

PAGASA:Dom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6月24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在6月26日才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杰拉华。它于6月29日在中国登陆。它于同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台风艾云尼 (Ewiniar)

PAGASA:Ester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6月29日,一热带低压在帕劳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艾云尼。7月3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同日再将它升格为台风。7月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7月10日,它在韩国登陆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再在较后时间减弱为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成为温带低气压。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 (Bilis)

PAGASA:Florit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7月8日,一热带低压在关岛之西南形成。它在第二天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碧利斯。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它于7月13日22:20(UTC+8),在台湾宜兰县头城镇登陆,并于第二天出海,较后时间在中国福建登陆。它于7月15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台风格美 (Kaemi)

PAGASA:Glend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7月18日,一热带低压于关岛之东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格美。7月2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已经在同日将它升格为台风,日本气象厅则在第二天才将它升格为台风。7月24日23时45分,它在台湾台东县成功镇登陆。它在第二天4时5分由嘉义县东石乡附近出海,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在中国登陆。它在7月26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台风派比安 (Prapiroon)

PAGASA:Henry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7月28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吕宋岛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在7月31日才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派比安。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8月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8月4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其后,于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日本气象厅把派比安的风速下调为65节,气压上调至970hPa。

Remove ads

台风玛莉亚 (Mari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4日,日本气象局于西太平洋形成热带低压09W开始发出警报。翌日增强成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命名为“玛莉亚”。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当日才将其确认为热带风暴,但此时日本气象局已将其升格至强热带风暴。

玛莉亚移动路径在8月7日起转往较偏北,8月8日早上转往东北移动同时略为减弱,8月9日早上沿着日本东南部海岸线外围朝东北方移动,上午6时半于新岛登陆,吹袭关东地方沿海并持续减弱,翌日远离陆地,至8月11日至日本以东海域成为温带气旋

在事后报告中,玛莉亚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以及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热带风暴。

Remove ads

台风桑美 (Saomai)

PAGASA:Jua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热带低压于8月5日在加罗林群岛附近形成,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桑美。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至强热带风暴。8月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至台风。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8月10日,它在中国东部登陆。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并于第二天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它与强热带风暴宝霞发生藤原效应,令宝霞一度在南海徘徊。 台风桑美,是自1962年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

强热带风暴宝霞 (Bopha)

PAGASA:Inday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8月5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台湾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则在第二天才把它确认为一热带低压,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把它命名为宝霞。8月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至强热带风暴。六小时后,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8月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重新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再于同日将它重新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它登陆台湾台东县成功镇。8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此强热带风暴与比它强的台风桑美发生藤原效应,一度在南海徘徊。

Remove ads

强热带风暴悟空 (Wuko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12日,硫磺岛附近发现一股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8月13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也在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悟空。它于8月18日凌晨0时在日本宫崎县宫崎市附近登陆,并开始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同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在8月20日才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

在事后报告中,悟空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清松 (Sonamu)

PAGASA:Kat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8月13日,一热带低压于冲绳岛之南形成。它迅速加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它命名为清松。清松于8月15日逐渐接近比它强的热带风暴悟空,受其影响不断减弱。日本气象厅于8月16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

台风伊欧凯 (Ioke)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27日下午2时,位于中太平洋的伊欧凯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范围,因此改由日本气象厅(JMA)发报。下午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评定为台风,沿用中太平洋名称伊欧凯。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定为超级台风。9月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伊欧凯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温带气旋。9月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9月7日,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伊欧凯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珊珊 (Shanshan)

PAGASA:Luis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9月9日,一热带低压于冲绳岛之东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珊珊。它在9月11日迅速加强为一强热带风暴,并在9月12日再加强为一台风。9月16日上午4时半,珊珊于西表岛登陆,至9月20日下午5时以一级台风的强度于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登陆,并进入日本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同日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珊珊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温带气旋。9月1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当晚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摩羯 (Yagi)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9月17日,一热带低压于密克罗尼西亚之东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摩羯。9月1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再于9月19日将它升格为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9月21日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但它在第二天就被降格为台风。9月2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摩羯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9月25日,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摩羯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象神 (Xangsane)

PAGASA:Milenyo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9月25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日本气象厅在第二天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象神,再在同日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9月27日,它登陆菲律宾萨马岛,并在登陆后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10月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象神已经登陆越南并开始减弱。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于稍后时间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再在第二天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并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它很快便在泰国境内消散。

强热带风暴贝碧嘉 (Bebinca)

PAGASA:Nen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0月1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日本气象厅在10月3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贝碧嘉。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0月4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但在第二天就将它再次升格为热带风暴。邻近的热带风暴温比亚在较后时间开始影响它的发展,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0月6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事后报告中,贝碧嘉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温比亚 (Rumbi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0月3日,一热带低压于南鸟岛之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温比亚。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10月4日才将它升格为一热带低压。它在较后时间开始影响邻近的热带风暴贝碧嘉,令它迅速减弱。日本气象厅在10月6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苏力 (Soulik)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0月9日,一热带低压于关岛之东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苏力。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0月1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10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因为苏力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10月1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苏力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西马仑 (Cimaron)

PAGASA:Pa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0月26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西马仑,再在较后时间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0月2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不久后,它以五级台风的强度在吕宋岛登陆。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台风。11月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三小时后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再在下午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1月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飞燕 (Chebi)

PAGASA:Queenie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1月8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飞燕。11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同日再将它升格为台风。第二天,它在吕宋岛的Aurora省登陆,再在六小时后在Pangasinan省登陆。11月1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11月14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榴莲 (Durian)

PAGASA:Rem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1月25日,一热带低压于雅蒲岛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榴莲。11月2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11月2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第二天,它横扫菲律宾。它很快便减弱为台风了。12月4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但十二小时后就把它再次升格为台风。第二天,它在越南槟椥省登陆,并被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在较后时间被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之后,榴莲离开西北太平洋,进入安达曼海,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尤特 (Utor)

PAGASA:Seni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2月7日,一热带低压于雅蒲岛之西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尤特。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2月9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升格后不久,它登陆菲律宾萨马岛和民都洛岛。12月13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在较后时间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此时尤特已经在南海上逐渐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风暴潭美 (Trami)

PAGASA:Tomas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2月16日,一热带低压于关岛之西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潭美。12月19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2月21日,其残留云系于菲律宾萨马岛登陆,并于比科尔半岛彻底消散。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压

PAGASA:Agato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月21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棉兰老岛之东形成。它在1月24日在维萨亚斯群岛登陆,并减弱为一低压区。它在1月25日于南海再次增强为一热带低压。它在1月27日于南海消散。


热带风暴 01W

PAGASA:Basy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热带低压于2006年3月4日在印尼以北的太平洋海面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但日本气象厅没有升格,因此它没有正式命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第二天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它在3月7日消散。

热带低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7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现一热带低压于海南岛三亚市之南形成,它迅速在同日晚上在海南岛登陆。第二天,该热带低压进入北部湾,并稍微增强,最后于中越边界附近再次登陆,并于同日迅速在内陆消散。

热带低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7月21日,广东省气象局发现一热带低压于西沙以南形成。它的组织极为松散,迅速在第二天7月22日消散。

热带低压13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8月23日,一热带低压于海南岛之东南形成。8月25日,它在广东西部阳江一带登陆并迅速消散。

热带风暴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有一股热带扰动于9月初在威克岛附近生成,尽管从未被任何机构正式监测,塞尔吉-蓬图瓦兹大学的气象学家Karl Hoarau博士及Gary Padgett博士推测该系统很可能是一个热带气旋。Karl Hoarau博士认为此系统在9月5日以热带低压的强度往北偏东北方向移动,并在18小时后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大约在同一时期,该系统具有明确的低层环流、显著的环绕环流的对流以及出色的外流。此外,QuikSCAT英语QuikSCAT显示出该系统的地表风速估计为每小时95公里。此时,Karl Hoarau博士已将此系统的强度评级为热带风暴,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但此系统的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已达2.5,俨然是一场最小的热带风暴。此系统在9月6日转向北偏西北方向时开始减弱,对流变得间歇性,围绕着环流稀薄,Karl Hoarau博士在晚些时候将其强度降为低压区。此系统后续继续向北移动,进入了一个水温较低且风切变较高的区域,这也导致难以重新发展,直到9月9日被联合台风中心认定转化为一股温带气旋[1]

热带低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9月12日,一热带低压海南岛之东南形成。9月13日,它在广东西部阳江一带登陆并迅速消散。

热带风暴 17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9月23日,一热带低压于南海中部形成。中国气象局在9月24日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0615”[2]。9月25日,它在越南登陆并消散。

越南中央水文气象预报中心事后认定其中心曾达热带风暴强度,给予内部编号第5号,胡志明市的一个气象站记录了持续风速为每小时86公里和阵风高达每小时108公里。截至9月26日19:00(协调世界时+7),总降雨量通常在100至200毫米之间,从庆和省岘港地区的降雨量在200至300毫米之间;有些地区的降雨量甚至更高。这场风暴导致13人死亡,4人失踪[3]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在事后针对此系统的评级调整为热带风暴,并认定中心最大风速达35节[4]

热带低压

PAGASA:Ompo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在10月12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吕宋岛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只把它当作为一低压区。它在形成不久后便受邻近的台风苏力影响,并在第二天减弱为一低压区。

热带气旋时间表

热带风暴潭美台风尤特台风榴莲 (0621)台风飞燕 (0620)台风西马仑台风象神 (0615)台风摩羯台风珊珊台风伊欧凯强热带风暴宝霞台风桑美 (0608)台风玛莉亚台风派比安 (0606)台风珍珠

热带气旋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06年使用的名字清单中,有6个名字被替换,新名字“红霞”、“彩虹”、“银河”、“凡亚比”、“白海豚”及“狮子山”,分别取代了“凤仙”、“鸣蝉”、“苏特”、“云娜”、“欣欣”及“婷婷”。2005年使用过的与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珍珠是2006年首个台风。2006年的风暴名称可能会与2000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

更多信息 提供国家/地区, 名称 ...

菲律宾热带气旋命名法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但热带气旋名称 Gloria 则被 Glenda 所取代。[5]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

  • Agaton
  • Basyang
  • Caloy 0601
  • Domeng 0602
  • Ester 0603
  • Florita 0604
  • Glenda 0605
  • Henry 0606
  • Inday 0609
  • Juan 0608
  • Katring 0611
  • Luis 0613
  • Milenyo 0615
  • Neneng 0616
  • Ompong
  • Paeng 0619
  • Queenie 0620
  • Reming 0621
  • Seniang 0622
  • Tomas 0623
  • Usman(未用)
  • Venus(未用)
  • Waldo(未用)
  • Yayang(未用)
  • Zeny(未用)
  • Agila(未用)
  • Bagwis(未用)
  • Chito(未用)
  • Diego(未用)
  • Elena(未用)
  • Felino(未用)
  • Gundig(未用)
  • Harriet(未用)
  • Indang(未用)
  • Jessa(未用)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