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扰动

气象学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熱帶擾動
Remove ads

热带扰动(英语:tropical disturbance)是发生在热带副热带地区且会移动的雷暴天气系统[1]。此系统具有组织化的对流(直径普遍为 100-300 英里),通常系统存续时间可维持24小时或更久,并可能伴有气旋环流特征[2]。而正在监测以评估其是否可能发展为热带气旋的天气扰动区域,又被称之为“investigative area”(缩写为“invest”)[3]

Thumb
2013年11月1日的一个热带扰动,将发展为台风海燕

结构

此天气系统的主要结构特征为环流结构轻薄、没有封闭的等压线,并能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于热带信风之中,亦因其环流结构轻薄而常常伴有云层和降水[4]

发展条件

一个热带扰动要发展为一个热带气旋,一般有以下条件[5][6]

  1. 充足的科里奥利力
    一般而言,一个热带扰动位于南北纬5度之外,方有机会发展为一个热带气旋。当然亦有特例,如2001年在新加坡附近形成的热带风暴画眉在北纬1.4度形成,2004年在北印度洋形成的气旋阿耆尼,生成在北纬0.7度处。
  2. 表层海面温度在26.5 °C(79.7 °F)以上。
    表层海水温度越高,水滴所蕴含的能量越高,有利于一个热带气旋的发展。
  3. 较强的水平风切变
  4. 微弱的垂直风切变。
  5. 良好的低空辐合及高空辐散

热带扰动的监测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会针对发展为热带扰动的天气系统进行编号,其编号规则自90开始至99结束,并在后缀以热带气旋洋盆进行分门别类并可重复使用,获得编号的热带扰动会由美国政府所对应的气象部门,如: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国家飓风中心执行监测[7]

更多信息 洋盆, 负责部门 ...

热带扰动的评价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针对以编号的热带扰动做出发展机会评价,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该热带扰动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会评价为“低”;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该热带扰动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会评价为“中”;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该热带扰动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会把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8]中国气象局[9]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务管理局[10]亦分别推出同性质的气象产品。

热带扰动的种类

热带扰动的形成包含东风波、极地槽、切变线季风低压等种类;其中,极地槽、切变线涉及高空与地面系统之重叠,中纬度与低纬度的系统递变,问题相当复杂[11]。特别的是,在东北季风盛行的婆罗洲涡旋在某种情况下会发展为热带系统[12][13],以热带风暴画眉为例,其发展后的婆罗洲雷雨扰动急速南下穿跨赤道的强烈寒潮相互作用,促使扰动系统旋转并发展,是极为少见的案例[14]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