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爱达·魔都号
中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爱达·魔都号(英语:Adora Magic City)是中国第一艘国产大型游轮,曾在船型命名方面引发用语争议。[1]该船由上海外高桥造船于2019年10月18日开始建造,2023年11月4日交付中船嘉年华,2024年1月1日正式营运,将以上海为母港,执航日本及东南亚航线。该船长323.6米,宽37.2米,总吨13万5500吨,有24层楼高,2125间客房,可载乘客5246人。船上有豪华酒店、影院剧场、水上乐园、健身房、篮球场、免税店、海上探索营等设施,全船有5G信号覆盖。船上一共配备了20艘救生艇。[2][3][4][5][6][7]
Remove ads
船型争议
![]()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爱达公司旗下的爱达·魔都号被称为“邮轮”在2024年元旦前后再次引起了邮轮命名之争。但名词“邮轮”非规范的船舶工程类名词,例如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的《船舶登记种类与船舶检验类型对照表》(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未将“游轮”和“邮轮”两类名词作为客船的子分类。 [8]
英语中泰坦尼克号被归纳为“ocean liner”这一名词在航海业内词典,例如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英汉航海航运船舶大词典》中译作远洋班轮,即定期航班横渡海洋,未因局部功能邮运译作邮轮。
而爱达·魔都号则被称作“cruise ship”,尽管在中文语境中两者被笼统概括为“邮轮”,但两者并非同一类船型。且在翻译中均无法严格与邮政“post”“mail”对应。
cruises 是“游”,不是“邮”。英文单词cruise( 单数形式) 原义是: 巡航,巡游,游弋。比如,巡航导弹的英文翻译是cruise missile;巡洋舰则是cruiser。 不用规范的名词却趋之若鹜使用“邮轮”一词,无疑是汉语用词“形、声、义”的倒退,更不是对汉语言的尊重。即使用俗称“游轮”也恰当于“邮轮”。[9]
Remove ads
命名
该船于2023年5月19日正式命名为“爱达·魔都号”(Adora Magic City),名称寓意“从上海出发,爱达世界”。上海素有“魔都”之称,而该船的定名凸显其“上海设计”、“上海制造”的特色。[2][10]
计划概述
2015年10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英国劳氏船级社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在上海发布《邮轮产业六方合作共同宣言》,中船集团将负责邮轮的建造、嘉年华集团负责邮轮的运营及管理、芬坎蒂尼集团负责邮轮的设计论证、英国劳氏船级社负责邮轮的质量管理。2015年10月21日,由嘉年华公司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船舶集团签署合资价值250亿元人民币(26亿英镑)的协议成立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11][12][13]
2017年2月,中船嘉年华宣布订购首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产游轮。2018年11月,中船集团与美国嘉年华、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订游轮合作设计建造合同,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接爱达·魔都号的建造,爱达·魔都号的造价超过55亿元人民币。中船嘉年华邮轮负责设计指导,其余的技术均来自欧洲。受采购合约限制,整船的部件国产化率只有10%。[14][15][16]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表示,爱达·魔都号在该公司的110家合作方中,大约30%的合同金额是以人民币结算给到中国公司,因此国产化率数字可估约为30%。其余的技由术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厂根据中国客户的具体品味量身定制、芬兰动力系统公司瓦锡兰(Wartsila)为爱达·魔都号提供自动化和控制系统、阀门控制系统、低位照明、导航系统、发动机和驾驶室控制台以及智能电机控制单元。瑞典-瑞士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公司ABB集团为该邮轮提供了动力推进系统[17]。
“爱达”系列船只,拥有剧院、特色餐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和水上乐园等产业,还将为游客量身定制中国风演出节目,魔都号光船员就提供了超1300份工作机会,并与地中海号一起,创造38万人流的观光产值[18],而公司方面则称还要发展管理与物流全产业链,未来并适时进军国际市场,将为宾客提供长、中、短相结合的多样度假选择,推出“海上丝绸之路”行程,打造中国邮轮航线的国家名片[19][20][21]。
Remove ads
历史
2019年10月18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开始建造此艘游轮。[5]
2022年11月25日,中船嘉年华自主游轮品牌正式定名为爱达游轮(Adora Cruises)[22]。
2023年5月19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和中船游轮联合发布,将游轮正式命名为“爱达·魔都号”(Adora Magic City),名称寓意“从上海出发,爱达世界”。[2][10]
2023年6月6日下午1时33分,爱达·魔都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正式出坞,此时游轮总体进度达到93%以上,内装进度达到85%以上[5]。7月17日首次试航开始,7月24日晚首次试航结束[23][24],8月二次试航。9月7日,爱达·魔都号开启完工验证航程,也是交付前的最后一次试航[25]。9月12日,第二次试航结束[26]。9月20日,爱达·魔都号首航船票开售。[27]11月4日交付中船嘉年华[28]。12月10日,爱达·魔都号完成所有船用产品的安装。[29]12月15日,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外高桥造船移泊至上海吴淞口国际游轮港。[30]
Remove ads
2023年12月23日,爱达·魔都号开始首次试运营航次。[31]12月24日离开上海,12月25日结束首次试运营。[32]之后又再搭载2500名乘客,于28日停靠韩国济州道西归浦市江汀民军复合观光美港8小时左右。[33][34]
2024年元旦正式营运,首先投入的是东北亚地区。[35][36][37][38]
2024年1月7日上午,爱达·魔都号返航并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游轮港,标志着1119海里、为期七天六晚的航程的商业首航完成。[39][40]
姊妹船与后续
其姊妹船H1509(后命名为爱达·花城号[41],额定载客人数5232人)也在加紧建造中,采用相同16层格局,但增长14米,乘客舱室2144间,较首制船增加19间,总吨位加大到约14.2万吨。并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于2027年正式在广州南沙邮轮母港开启国际航线。
当局指,在疫情结束行业复苏后,得益于老年经济与鼓励国际旅行,此时将国产一系列大船投入市场,规模希望能保持每年20%的增速,不过也有一些隐忧,2018年,在首届进博会上,当时的中船集团(后来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为中国船舶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但目前第三艘的订单还未有着落,由于美国嘉年华集团在疫情打击下,造成后面四艘订单取消,而上海为了生产这些船,投入超过55亿元,如果不能多建造几艘的话,将会出现亏损,而如果失去辛苦培育的中国技术与团队,高端制造能力也将随着停工而付诸流水,因此造船的国家重器是绝对不能停下,目前根据造船厂方面透露,有关的招商工作仍在积极进行中。[42][43]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 歌诗达大西洋号:自2020年1月起由中船嘉年华在中国运营,Spirit级。[44][45]2023年10月已再转让到其他品牌。
- 歌诗达地中海号:自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中船嘉年华在中国运营,从天津出发,短途国际行程,Spirit级。[46]
- 钻石公主号和姊妹舰蓝宝石公主号:于2004年3月投入运营,由三菱重工在日本长崎建造,为第一艘由日本造船厂建造的大型邮轮,曾因接连起火延误建造而互换名称,Grand级。[47][48]
- 爱达普莉玛号:自2016年4月25日开始在德国运营,由于多次火灾和材料员工短缺等问题造成延误交付亏损严重,该邮轮成为日本三菱重工最大也是最后一艘大型邮轮。[49][50][51][5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