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牙周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影响牙周组织的发炎性疾病[3],一般为牙周病原菌所引起的慢性感染症,少数是非细菌性发炎(糖尿病、白血病、药物导致)。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后者尚包括牙周脓疡、牙周坏死、牙周畸形等不同疾病[4]。


牙周病早期常为牙龈炎,可使牙龈肿痛并可能出血[3];严重则形成牙周炎,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而使牙龈与牙齿分离、牙齿逐渐松动或掉落[3]。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属于一种特殊的牙周炎,其发病年龄较早、进展速度较快,常可导致年轻人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且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侵袭性牙周炎病因不明,但常有家族群聚性[5]。
Remove ads
病因
牙周炎是一种破坏性疾病,由积聚在牙龈及其附近牙面、齿颈缘的牙菌斑内细菌所分泌的毒素令牙周组织发炎所致[6]。常见的牙周病菌种是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等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它们的毒素使宿主释放IL-1β,IL-6,TNF-α,PGE2等细胞激素,导致结缔组织分解、牙槽骨破坏吸收[7]。
除了微生物因素,另有环境因素(口腔清洁、烟及槟榔、食物硬度)、宿主因素(年龄、压力、免疫力、内科疾病、磨牙症、咬牙癖)、咬合因素(咬合不正、外伤性咬合)均会影响牙周炎、牙周病的形成。
症状
牙周炎早期一般并无任何症状,可能会出现牙龈红肿、牙齿对冷热敏感、口臭,刷牙时可能会有牙肉出血的现象[8]。到了病情严重时,会出现牙齿松动、牙缝增阔、牙龈萎缩、牙齿外观变长,到最后更可能整颗牙齿松脱,严重影响口腔咀嚼功能。
牙周炎一般呈现出:大臼齿比前齿严重、舌侧比唇颊侧严重、下颌门牙牙结石最多、上颌大臼齿牙周囊袋最多;此外唾腺管出口附近,如下颌前齿舌侧面、上颌第一大臼齿颊侧面,也是牙周炎好发处。
预防
治疗
一旦发生牙周炎应早期治疗。牙周炎治疗分四阶段:
- 第一阶段为基础治疗阶段,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每日使用冲牙器,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合调整等。
- 第二阶段为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
- 第三阶段为永久性修复治疗,一般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
- 第四阶段为复查复治阶段,每半年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
牙周炎与吸烟
根据研究显示,吸烟者罹患牙周病的比率是非吸烟者的三倍,而重度吸烟者更高达七倍。这是因为烟的尼古丁会削弱人类的免疫系统,从而使患者的自我复原能力大大降低。
相关疾病
牙周炎与中风,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相关[11][12]。牙周炎也与大肠癌、胰腺癌的发生有关[13]。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