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情报局特别活动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别活动中心(英语:Special Activities Center,简称:SAC)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行动处旗下的一个单位,专门负责特别行动,其前身为战略情报局的特种部队。该中心内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小组,分别为专门负责战术性准军事行动的特别行动组(英语:Special Operations Group)和负责隐蔽政治行动的政治行动组(英语:Political Action Group)[1]。该部门于2016年5月前的名称为“特别活动部”(Special Activities Division,简称:SAD)。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政治和“影响”的秘密行动被用来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对叛乱的一个因素的过度支持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可能会给当地人民带来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秘密援助允许美国在不损害过程中的这些要素的情况下提供帮助。
Remove ads
概述
当隐蔽军事行动和外交行动在政治上不可行的时候,美国总统就可能会动用到特别活动中心。与其他美国特战单位不同的是,特别活动中心可以直接透过美国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示行动。然而,它们拥有的干员数目比起其他美国特战单位(如:三角洲特种部队和美国海军特殊战开发大队)还要少[2][3][4]。
作为特别活动中心下属的作战部队,特别行动组会执行许多涉及直接行动的任务,当中包括:突袭、埋伏、破坏和目标射杀等[5][6][7],还有非传统作战(例如训练外国的叛乱势力及军事单位并领导他们作战)。特别行动组还会进行特种侦察,这可以是由军方和情报所带动的,但若要在被拒绝的区域内行动的话就会由准军事行动官来进行。此外,准军事行动官也会负责培训间谍,并以这种方式于世界各地进行秘密人力情报行动(HUMINT)[8]。大部分特别行动组的干员都是来自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如: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海军海豹突击队、海军陆战队突袭兵团、海军陆战队武装侦察连、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海军特殊战开发大队等)的现役或退役队员[4],也有部分是来自中情局在海外招募的外国人。
政治行动组则主要从事可否认的心理作战,也被称为黑色宣传,还有就是以“隐性影响”来实现针对任何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政治变革[1]。在一场外国选举当中进行隐蔽干预就是政治行动最显著的形式。这当中可涉及的方式包括:向青睐的候选人提供资金援助,或透过媒体进行宣传,以及为其在公众关系上提供技术援助等透过直接行动来实行的手段。此外,为了向民众灌输对己方有利的信息,隐性宣传也是常用的一种手段[9]。宣传内容会透过:传单、报章、杂志、书本、电台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散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向当地民众传达对美国有利的信息。基于科技突飞猛进,互联网也成为了宣传渠道之一。他们还可透过动员伪装成记者、招募有影响力的特务、控制媒体平台,编造会引起公众注意的故事和信息,甚至尝试否认和诋毁一些被认为是公共知识的信息。在所有这些宣传的手段当中,“黑色”行动意味着要令公众对来源保持无知;“白色”行动为发起者向大众公开自己的行为;而“灰色”行动则是公开部分来源[9][10]。
政治行动组较为典型的行动例子有:在1948年—1960年代后期期间阻止意大利共产党骡得选举;在1953年推翻当时的伊朗政府,1954年推翻危地马拉政府;在1957年为印尼的叛军提供武装;以及针对波兰在1981年后实施的戒严向团结工联提供资金援助[11]。
特别活动部的存在于“全球反恐战争”后变得知名。在2001年秋季开始,特别活动部准军事队伍抵达阿富汗,其目的是要搜捕基地组织的领导人,并为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开路和带领北方联盟对付塔利班。他们也在2003年联军入侵伊拉克之前击败了位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境内的伊斯兰辅助者势力[12][13],并训练、武装和组织库尔德族武装人员打败伊拉克北部的伊拉克陆军[8][12]。尽管特别活动中心是最机密的美国特战单位,许多有关这个单位的书本都透过中情局准军事行动官的泄密下出版了。大多数专家都认为特别活动中心是非正规作战当中的一级部队,不论那场作战当中是否包含着在外国建立或打击叛乱势力[2][14][15]。
中央情报局特别活动部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合并促成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当中的巨大成功,当中包括对奥萨马·本·拉登的猎杀行动[15]。就如先前所述,特别行动组会招募、训练和领导他们所在国家的武装势力作战,而在他们行动之时就已证明美国政府已就援助当地叛乱势力一事找出合理的理由作出否认(这也被称为隐蔽行动)[8]。与其他特战单位不同的是,特别行动组的每一名干员都同时具备着特种作战和收集秘密情报的能力[4]。他们都能够在有限甚至是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于任何环境下行动(海洋、陆地、空中)[2]。
Remove ads
人员招募及训练
特别活动中心有数百名人员,当中曾为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特种作战部队成员的占了大多数,但中情局也会从内部招募人员。中情局对这些人员的官方名称为“准军事行动官”及“专业技能官”。在入伍前,准军事行动官都需参与秘密行动处培训(CST)计划,从而令他们成为秘密情报官(在中情局内被称为“核心收集者”)。特别行动组准军事行动官的长处是他们能够灵活地行动,而且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否认能力。他们通常会以六人组成小队行动(一些需要单独行动的任务除外),这些人员均有着丰富的特种作战经验和一套其他单位所缺乏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成熟的情报人员,准军事行动官都具备着所有用作收集情报的秘密技巧,而最重要的是要从他们所在的国家,接受过他们训练的部队当中招募人才。这些人员通常会在敌后较偏远的位置采取直接行动、反情报行动、游击/非传统作战、反恐行动、人质救援任务,还有能够通过人力情报的援助下进行间谍活动。
特别行动组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空中分部、海上分部、地上分部,以及装甲和特别课程分部。 其中装甲和特别课程分部主要负责开发、测试、秘密采购装甲车辆及招募新人,还有武器保养等。为了增加隐蔽性和可否认性,特别行动组及其海外受训者所使用的武器都是透过秘密渠道取得。
Remove ads
历史
二战时期的战略情报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虽然严格来说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下属的军事机构,但实际上它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并可直接与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沟通。威廉·约瑟夫·多诺万少将担任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曾是一名士兵,曾获得一战荣誉勋章。他也是一名律师,曾是罗斯福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同班同学。与其继任者中情局一样,战略情报局既包括人力情报,也包括特种作战准军事职能。其秘密情报部门负责间谍活动,而由美英法三国合作组成的杰德堡队伍则是会组织游击队的部队的前身,例如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而战略情报局的作战群规模则更大,是直接在敌后发起直接行动的美国部队。即使在二战期间,情报和特种作战部队不受严格军事控制的理念也备受争议。战略情报局主要在欧洲战区开展行动,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区开展行动,尽管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极不愿意让任何战略情报局人员进入他的行动区域。
1943—1945年间,战略情报局在训练中国和缅甸战场的国民党军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招募其他当地非正规部队进行破坏活动,以及为在缅甸与日军作战的盟军提供向导。战略情报局也为轴心国占领区的抵抗运动提供武器、训练和补给,其中包括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法属印度支那的越盟。战略情报局的其他职能包括宣传、间谍活动、颠覆活动和战后规划。
战略情报局准军事官曾空降到许多敌后国家,包括法国、挪威、希腊和荷兰。在克里特岛,战略情报局准军事官与希腊抵抗力量会师、提供装备并肩作战,以抵抗轴心国的占领。
二战结束后不久,战略情报局遭到解散,其情报分析职能暂时被移交至美国国务院。间谍和反间谍活动划归军事单位,而准军事和其他秘密行动职能则划归1948年成立的政策协调办公室。从1947年《国家安全法》最初设立中央情报局,到1952年经历多次合并重组,战时战略情报局的职能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央情报局。训练和领导游击队的任务最终划归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但那些需要保持秘密的任务则由中央情报局的计划(副)局及其继任者作战局执行。1962年,中情局的准军事行动集中于特别行动处(Special Operations Division,SOD),即特别活动中心(SAC)的前身。战略情报局特别行动处的直系后裔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别活动部。
Remove ads

195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侵西藏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别活动部派员到西藏招募四水六岗卫藏志愿军,并将他们选中的人送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赫尔营军事基地进行秘密训练,再率领他们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16][17],同时担任他们的军事顾问。特别活动部的准军事官亦帮助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从西藏逃往印度。随着在1972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后,美国政府停止了对西藏抵抗力量的军事援助。
朝鲜战争期间,中情局对中国大陆展开情报行动——自由中国抵抗运动。195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吉林省安图县击落了一架侵入中国东北的中央情报局飞机,驾驶员诺曼·施瓦茨、领航员罗伯特·斯诺迪当场死亡。特别活动部特工理查德·费克图和约翰·T·唐尼被逮捕。他们是为将自由中国运动东北地区委员李军英带离,而飞行到此地的。理查德·费克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监狱中坐了19年牢,于1971年被释放,约翰·T·唐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坐了21年牢,于1973年3月被释放。[18][19][20]
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央情报局赞助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在朝鲜战线后方的海上作战。龙岛与釜山之间透过一条崎岖的地峡相连,成为了这些行动的基地。这些任务由训练有素的韩国籍游击队战士执行。负责这些特别任务的训练和作战规划的四位主要美国顾问分别是:达奇·克莱默、汤姆·柯蒂斯、乔治·阿奇森和乔·帕格内拉。所有这些准军事行动官都透过中情局一个名为“朝鲜联合顾问委员会”(JACK)的掩护组织开展行动,该委员会的总部位于朝鲜半岛东南沿海釜山附近的一个村庄——东莱[21]。这些准军事小队负责在朝鲜战线后方进行了多次海上袭击和伏击行动,以及战俘营救行动。
这是首批训练地方部队作为代理人的海上非常规战部队。他们与其他由中情局资助的朝鲜地面准军事行动一起为美军和中情局/特别活动部在越南开展的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与观察组(MACV-SOG)活动提供了样板。此外,中情局的准军事地面小组也直接为美军指挥官,特别是第8军,进行“白虎”行动。该行动包括在对朝鲜发动两次重大两栖攻击(包括仁川登陆)之前派遣韩籍突击队和中央情报局准军事行动官。
Remove ads

1960年,特别活动部开始在危地马拉招募逃亡的古巴人训练他们从事破坏行动技能,后来再训练他们在美国支持下进行大规模入侵。
1961年4月15日,美国B-26轰炸机以轰炸古巴机场作为准备。这些飞机被涂上古巴的标记来造成反政府起义的假象。5架美国飞机被古巴飞机击落。4月17日,约1500流亡古巴人在两名特别活动部官员格雷斯顿·林奇和威廉·罗伯逊的指挥下在猪湾登陆。美国海军提供补给支持。该入侵以失败告终。
越南战争期间,特别活动部派出特工奔赴老挝去训练苗族武装,帮助他们和忠于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巴特寮作战。特别活动部在越南实施了凤凰行动,大肆捕杀越共人员。
特别活动部还和美国军方合作组建了美国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研究与观察团,该团负责在越南实施暗杀、破坏、侦察、人质营救等特种作战。
1973年,特别活动部与中情局科技局建造并部署了一艘名为“格洛玛探索者号”(USNS Glomar Explorer,T-AG-193)的大型深海打捞船,用于一项秘密行动。这项行动被称为“亚速尔计划”(Project Azorian,常被媒体误称为“珍妮佛计划”)。该船的任务是打捞沉没的苏联潜艇K-129,该潜艇于1968年4月失踪。在打捞过程中,机械故障导致潜艇三分之二的部分断裂,但特别活动部打捞到了两枚核弹头鱼雷、密码机和六名苏联潜艇员的尸体。另一种臆测是,“K-129号潜艇已全部被打捞上来,官方说法是“精心掩盖””。
此外,在1970年代,美国海军、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特别活动部执行了“常春藤钟声行动”以及一系列其他任务,针对苏联水下通信电缆进行窃听。1998年出版的《盲人的虚张声势:美国潜艇间谍活动不为人知的故事》(Blind Man's Bluff: The Untold Story of American Submarine Espionage)一书对这些行动进行了详细报道。1985年出版的《情报研究》(Studies in Intelligence)是中情局的内部期刊,外界很少有机会看到。中情局描述了1974年8月那次行动中“惊人的花费和不可思议的工程壮举”。
Remove ads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特别活动部在1979年开始了“旋风行动”,透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作为中介向圣战者提供武器弹药及资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FIM-92刺针导弹。
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9月26日,中央情报局特别活动部和反恐部门联合组织的一支代号为“碎石机”的小分队乘坐1架米-17直升机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K2空军基地起飞抵达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这只小分队的任务为:评估美国中央司令部潜在的空中打击目标、在阿富汗境内开展战斗搜索和救援活动、为空袭行动提供轰炸损坏效果评估。
特别活动部亦是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最先抵达阿富汗的美国部队。2001年9月26日,资深特工加里·施罗恩率领其余6名特工组成了准军事小队前往阿富汗跟北方联盟接触,并成功说服他们与美国结盟,以对付塔利班。
特别活动部特工在2001年11月时得到了本·拉登藏身在阿富汗的托拉搏拉山区的情报,但是由于美军特种部队和阿富汗北方联盟部队发生了矛盾,暗杀本·拉登的计划无法得到执行[22]。
2001年12月,特别活动部和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在阿富汗开伯尔山口附近的崎岖山区追踪到奥萨马·本·拉登。 前中情局站长加里·伯恩森以及随后的参议院调查声称,美国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部队的人数远远少于基地组织部队,而且上级指挥部拒绝增派美军。特遣部队也要求提供弹药以封锁本·拉登的出口,但该请求也遭到拒绝。特别活动部小组未能成功,“拉登和保镖们毫无阻拦地离开了托拉博拉,消失在巴基斯坦不受管制的部落地区。”在本·拉登废弃的营地,小组发现证据表明本·拉登的最终目的是在美国获取并引爆核装置。
2020年,美国与塔利班达成协议后,美军将会逐步从阿富汗撤军,训练和支持阿富汗军警及执行秘密作战的任务也将交由特别活动中心主导。
Remove ads
在1953年,特别活动部被奉命与英国秘密情报局合作策动政变推翻民选伊朗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并重新扶植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上台[23]。此次行动的代号为阿贾克斯行动。
特别行动组也在1980年参与了鹰爪行动[24],以图解救被胁持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52名美国公民。但是次行动以失败告终。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特别活动部已经派出特工潜入伊拉克。他们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控制区秘密活动,准备组织起一支游击队与美军呼应,同时寻找重要的目标给美军实施轰炸[25]。
在2014年伊斯兰国崛起后,美国政府开始积极地发起军事行动打击该组织,而特别行动组也参与其中。
2013年,特别行动组被派往叙利亚为当地反巴沙尔政权的叛军提供武器和训练,在伊斯兰国崛起后他们也被奉命穿越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打击该组织。
2019年10月26日,特别活动中心获得可靠线索,得知伊斯兰国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藏身于叙利亚巴里沙某处,于是美国政府派遣三角洲特种部队前往当地发起斩首行动,行动中击毙多名伊斯兰国武装份子,目标人物巴格达迪随后在被美军劝降时引爆自杀式炸弹身亡。
特别行动组曾数次出现在当地并寻找和跟踪基地组织目标以让美军实施轰炸。
在2011年利比亚内战期间,特别行动组被派到当地以为当地反对派秘密地提供武器和支持。
911袭击后,特别行动组活跃于巴基斯坦的领土中,并以基地组织成员为目标让美军实施轰炸。据称他们也曾为巴基斯坦特种部队提供训练[26]。
2011年5月1日,在中情局和美国海军特殊战开发大队的合作下发起了海神之矛行动,最后成功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和911袭击主谋奥萨马·本·拉登。
1992年,特别行动组被派到索马里以为之后的入侵行动作准备。其中一名叫拉里·弗里德曼的特工在侦察任务中阵亡,成为美方于是次冲突中的最初牺性者。
踏入21世纪后,特别行动组也在索马里与其他美军特种部队合作猎杀恐怖份子和训练当地军队。
1967年,特别活动部与安全办公室合作,参与了中情局的国内间谍行动MERRIMACK计划。特别活动部向安全办公室报告了该项目的批准,并报告中情局在该地区拥有人员,可用于监视和渗透可能对中情局构成潜在威胁的华盛顿反战团体。此外,特别活动部负责人也向安全研究处(SRS)提交了调查结果报告。中情局销毁了许多与“MERRIMACK”计划相关的文件,这是根据洛克菲勒委员会的建议销毁的,而不是新的规定。
装备和服装
为了增加隐蔽性和可否认性,特别行动组的人员在敌后行动时通常不会穿着美军的军服,也很少会使用美军的武器。他们会按照自己身处的地区和任务需求而去选择对行动有利的服饰(一般会打扮成平民,如在阿富汗行动时会穿着当地流行的民族服装)及武器(如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东国家活动时会携带在当地流行的AK步枪)。不过亦可从一些流出的图片发现他们在与其他特种部队联合作战时会穿着迷彩服(较常见有沙漠虎纹迷彩服,此并非为美军部队现役的制式服饰)及使用M4卡宾枪等西方枪械。
- 作战服
- 战术头盔
- 抗噪耳机
- 携板背心
Crye Precision AVS(Multicam样式)
Crye Precision JPC(卡其色、Multicam样式)
- 夜视仪
- 无线电
- 手榴弹
相关的媒体作品
- 《海豹突击队》
- 《战地:叛逆连队2》:于单人模式中“叛逆连队”被布莱德伍德将军招募到特别活动部执行秘密任务。
-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游戏背景为1960年代的冷战时期,在战役模式中特别活动部所属的特工被派往古巴、苏联、香港、越南和老挝等地执行秘密任务。联机模式中以“Op 40”(仅限于以古巴为背景的地图)和“Black Ops”的名义作为可玩阵营登场。
-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特别活动部在战役模式的1980年代关卡中作为可玩阵营登场,其故事核心主要围绕在前作隶属该部队的数名主要角色,他们被派往安哥拉、阿富汗、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等地执行秘密任务。
- 《荣誉勋章:战士》:单人模式中原隶属DEVGRU的“牧师”和“老妈”在停职后被前三角洲特种部队干员,现中情局特工“脏人”招募到由特别活动部成员组成的“黑鸟特遣队”执行追踪PETN炸药的秘密任务。联机模式中以“OGA”(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即其他政府机关)的名义作为一支第一层级特种部队登场。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战役模式中的其中一名主角,亚历克为特别活动部所属的特工。为了回收化学武器和抓捕恐怖份子,他被派到卡斯托维亚、乌兹克斯坦和格鲁吉亚等地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空勤团和乌兹克斯坦解放军合作。
-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战役模式中由罗修·阿德勒带领的CIA准军事小队被奉命阻止苏联特工,柏修斯摧毁美国和西方世界的计划。联机模式中以中情局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奥米加特遣队”登场。
- 《地面分队》(Ground Branch)
参见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