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特里普拉民族主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里普拉民族主义(Tripuri nationalism)是支持印度东北部特里普里人民族自决的意识形态[1],可追溯至19世纪末当地人口结构的改变,特里普拉邦原为特里普里人部落组成的特里普拉土邦(历史上为特里普拉王国英语Twipra Kingdom),当时周围的孟加拉族持续迁入,王室也鼓励他们定居,使孟加拉人的比例持续上升,1900年左右特里普拉仅有约53%人口为本地部落人口,1951年则仅剩34.55%,已居于少数[2]。20世纪以降王国的统治者偏好任用孟加拉的官僚,受教育的本地青年仅能找到待遇微薄的基层工作,且被排除在本地政治体系之外,渐引发当地人对孟加拉人的不满,因而萌生民族主义,提倡使用本土的特里普拉语英语Kokborok对抗主流的孟加拉语文化,以形塑特里普拉自身的民族认同[2]

1949年加入印度共和国而成为特里普拉邦,1950年代当地即爆发叛乱[3],其后持续发生武装冲突,1990年代起叛乱大多由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阵线(NLFT)与全特里普拉虎力(ATTF)主导[4][5]孟加拉族则组成联合孟加拉武装阵线英语United Bengali Liberation Front(UBLF)等组织与之对抗[6]。冲突在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当年度的恐怖袭击即造成514人丧生,截至2012年冲突已经安全措施、停火谈判等大致平息[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