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牵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牽罟
Remove ads

牵罟台湾话khan-koo;英语:Taiwanese Beach Seine),亦即地曳网,为先民最早发明的网具[1],也是台湾古老的捕鱼方式之一。现今的台湾各地用以举办方式,来展现团队合作之精神。

Thumb
牵罟网

捕鱼方式

利用鱼群最密集靠岸的时候,以一艘舢舨将由曳地网撒到海里,而曳地网的两端则固定在岸边,鱼群被围住后,再由岸上数十人协力将鱼网拉上岸[2]

早期,每当鱼汛来临时,沿海的居民分派人手,全天候守在海边,当发现鱼群出没时,居民以竹筏或舢舨立即出海,并撒网沿海绕一大圈来包抄鱼群,将近海鱼类都收进网内,留在岸上的人便腰缠短绳,等舢舨驱赶到鱼群入网后,岸边的人们合力拉绳,将渔网往岸上拉,凡是参与的人皆能分到一些渔获[1][3]

渔具

该网具为长150余米的罟网[注 1],于两侧系上长200米之粗麻绳[3]

象征

守望相助与倾力合作的精神,用以展现台湾先民移垦奋力与自然搏斗的情形。渔民在团结合作下的鼎力相助、渔获量分摊,正是俗话所谓的“倚绳分鱼”之意[3]。甚至具有和平处世及人情稠浓的哲理,人文色彩高于经济之考量[1],现今台湾各地皆有举办此活动。

图片

牵罟流程示意图
Thumb
一、由一艘船将由曳地网撒到海里
Thumb
二、小船发现鱼群出没立即通知岸上人们
Thumb
三、人们合力拉绳
Thumb
四、将牵罟网往岸上拉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