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狂犬妙搭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狂犬妙搭档》(英语:A Boy and His Dog)是一部1975年上映的美国科幻黑色喜剧电影,由L·Q·琼斯执导,根据奇幻作家哈兰·艾里森于1969年发表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2]
本片由唐·强生、苏珊娜·班顿、艾维·摩尔与贾森·罗巴兹主演。该片由琼斯的公司 LQ/Jaf Productions 独立制作与发行。剧情讲述一名少年维克与他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狗“血”在美国后末日荒原中为生存而协力同行的故事。Shout! Factory于2013年8月发行了该片的DVD与蓝光光碟版本。[3]
Remove ads
剧情
2024年,核战后的美国陷入荒芜。18岁的少年维克在昔日的美国西南部废土上掠夺食物、寻找生存资源。父母早逝,他未受教育,对伦理与道德几乎毫无概念。他唯一的伙伴是名为“血”的狗——一只博学、厌世、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动物。血协助维克寻找女性,而维克则负责为它觅食;因基因改造的副作用,血无法自行觅食。两者靠偷盗维生,同时躲避掠夺者、失控的军用机器人与变异生物的追捕。
虽然彼此常有争执(血经常以“阿尔伯特”戏称维克——向写狗故事的作家阿尔伯特·帕森·泰兴致敬),但两人都明白,唯有互相依靠才能生存。血渴望找到传说中地面上的乐土“山那边”(Over the Hill),而维克则认为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在搜寻地堡时,维克试图寻找女性以满足欲望,但他们发现一名女子已被虐杀、奄奄一息。维克没有怜悯,反而因“浪费”而愤怒,嫌恶地离开。之后,他们又碰上奴隶贩子,正在挖掘另一座地堡。维克偷走几罐食物,用以在附近贫民聚落交易。
当晚,在露天播放的老式情色短片前,血闻到女性的气味。两人追踪气味来到地底仓库,发现少女奎拉·琼·霍姆斯(Quilla June Holmes)。维克试图侵犯她,但他不知道她其实是地下社会“下界”(Downunder)派来的诱饵。她的父亲卢·克拉多克派她上地面“招募”人类。虽然血对她极度厌恶,维克仍执意相随。在维克救下她免于强盗与变异人攻击后,两人发生多次性关系。奎拉随后偷偷返回地下,而被欲望驱使的维克无视血的警告,独自潜入“下界”。此时血留在地面入口处。
“下界”拥有封闭生态系统与模拟森林环境,建于被毁城市下方,命名为“托皮卡”(Topeka)。该社会由称为“委员会”(Committee)的三人执政团统治,他们将托皮卡塑造成战前美国农村的怪诞仿制品,居民全以白粉涂脸并穿旧式服装。维克被告知,他被带来此处是为了协助“繁殖”女性人口。起初他以为能享受性快感而感到兴奋,却发现这是透过电刺激射精与人工授精完成,令他大失所望。拒绝服从者会被送往“农场”——实际上是处决场所。维克得知,当他完成35次授精任务后,也将被送往“农场”。
奎拉暗中协助维克逃离,只是为了利用他推翻委员会并摧毁他们的机械执行者麦可(Michael)。维克对政治毫无兴趣,他只想回到地面,与血重聚。叛乱最终被麦可镇压,奎拉的同党全被杀死,维克仅设法击倒麦可。奎拉宣称“爱”他,要求带她逃往地面,但委员会已决定将她送往“农场”。
回到地面后,维克发现血因饥饿濒死。奎拉恳求他放弃那条狗,迫使维克做出抉择。最终,维克选择忠于伙伴——他杀死奎拉,并烹煮她的肉喂食血。事后,血感谢维克的食物,两人边走边交谈,冷幽默地评论奎拉“品味不错”,但“滋味”欠佳。少年与他的狗继续在荒原中并肩前行。
Remove ads
演员
制作
哈兰·艾里森是中篇小说《男孩与他的狗》的原作作者,他最初也亲自撰写了电影改编的初稿。在一次访谈中,埃里森表示:“Blood叫维克 'Al' 或 'Albert',其实是在向阿尔伯特·帕森·泰兴笔下的狗故事致敬。而这部电影的目的,是颠覆传统‘男孩与他的狗’中理想化、温情的关系。”[5][6]
之后,演员兼导演L·Q·琼斯加入制作团队,亲自撰写电影剧本。他所属的公司LQ/Jaf Productions(又称 L.Q. Jones & Friends)以独立制作方式负责整体拍摄。当时,多家发行商不愿投资这部风格独特的反乌托邦作品,琼斯不得不动用自身资金,并向家人及商业伙伴筹措经费,最终以约40万美元完成制作。[7]
电影主要拍摄地点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威尼斯的太平洋海洋公园废墟,以及位于加州巴斯托与圣贝纳迪诺县的土狼干湖,这些地点位于莫哈维沙漠,营造出荒凉的末日氛围。[1]
在选择配音时,曾考虑由詹姆斯·卡格尼为Blood配音,但最终放弃,因其声音辨识度过高,可能分散观众注意力。[8]经过约600场试音后,最终选定资深配音演员提姆·麦辛泰,他不仅为Blood配音,也演唱了电影多数主题曲。至于配乐方面,曾为The Doors乐团成员的雷·曼札雷克(片尾字幕误拼为 “Manzarec”)参与主题曲演唱,而玻利维亚作曲家哈梅·门多萨-纳瓦负责托皮卡地下社会段落的音乐编写。
评价与反响
根据评论汇总网站烂番茄汇总的36篇评论文章,78%的评论者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打分为6.6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一部古怪、离奇的黑色喜剧,《狂犬妙搭档》具有强烈对话及奇异的未来视角。”[9] 在Metacritic上,10位影评人共给予了68分的分数(满分100分),这部电影获得了“普遍好评”。[10] 知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给予本片2.5星(满分4星),并指出,虽然原作小说几乎无法改编成电影,琼斯仍交出了“一种带有荒诞感的成功之作”。[11]而理查德·艾德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电影最初构筑的现实世界与后来出现的地下社会“并未真正融合;其对比与荒谬结局反而削弱了整体效果”,而那只会说话的狗更“抢戏破局”。[12]《综艺》则批评该片为“一只火鸡”,称其为“乡巴佬幽默、混乱打斗与愚蠢哲思的业余拼凑”。[13]
《芝加哥论坛报》的吉恩·西斯科给1.5星(满分4星),评论道:“与其从未来折射现实,《狂犬妙搭档》只是无聊老套的性笑料与反美意识的拼凑。”[14]《洛杉矶时报》的查尔斯·查姆普林则赞赏电影呈现“出格的乐趣”,演员表现自然舒适,尤其在互相导演的片段中更能体现这种质感。[15]《华盛顿邮报》的加里·阿诺德(Gary Arnold)批评电影为“粗糙、幼稚的科幻寓言”,认为它“把幼稚的轻浮当作机智,将荒野生存的自由概念神话化”。[16]
在商业票房上,电影上映时反响平平,其口碑与影响主要来自后续影迷的支持。凭借另类风格与题材,《狂犬妙搭档》后来成为经典邪典电影。[17]游戏开发者指出,本片对《异尘余生系列》在多方面有所启发,包括地下社会生存者群体及辐射变异人的设计。[18]
在DVD音轨评论中,琼斯提到埃里森大致对电影感到满意,但对部分台词仍有保留。埃里森特别反对片尾最后一句台词,该句并非出自原著。原著中,血对奎拉说:“好吧,我会说她在判断上确实有不错眼光,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品味的话。”埃里森认为这句话“愚蠢且仇视女性,我很痛恨它”。[19][20]
虽然部分台词引起厌女主义争议,埃里森也承认结局在影迷中颇受欢迎。他表示:“我原本会保留原著的最后一句,更有人性与魅力,而非L.Q.琼斯用的类似笑话式结尾。但我猜L.Q.在市场考量上有所考量。”[21]在Shout!Factory蓝光版附带的Jones与埃里森对谈中,他提到经放映后认为电影在银幕上的呈现正符合原作意图;仅对血在初次会面更衣室场景中对女子的谈话方式提出不满。[22]
Remove ads
奖项与荣誉
本片于1976年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的第34届世界科幻大会(MidAmeriCon)中获颁最佳戏剧呈现奖(雨果奖最佳戏剧表现奖)。[23]演员唐·强生获得当年土星奖最佳男演员奖,该奖与詹姆士·肯恩在《疯狂轮滑》中的表现同获此荣誉。[24]
2007年,该片在烂番茄所选之“科幻之旅”(Journey Through Sci-Fi)榜单中排名第96。[25]
影响与遗产
由于其另类取向、后末日题材以及荒原式世界观的刻画,《男孩与他的狗》在影迷文化与科幻创作圈仍具持续影响力。许多后世作品在设定、主题或情感张力上,都能或多或少看到其影子——尤其是在探讨人性、求生伦理,以及动物与人类关系边界等议题时。
据琼斯回忆,导演乔治·米勒曾表示,本片对其1981年作品《疯狂的麦克斯2》以及后续的《疯狂麦斯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26]此外,在电影《夺天书》中,伊莱(Eli)被卡内基(Carnegie)关押的房间内,还挂着本片海报作为场景布置。
2022年日本电视动画《链锯人》第一集的标题“狗与链锯”被认为灵感来源于本片及其同名短篇小说。[27]2024年美国电视剧《异尘余生》则透过剧中虚构电影《A Man and His Dog》向本片致敬。
该片曾有关于续集的传闻,但最终未曾实现。在电影蓝光音轨评论中,L·Q·琼斯表示,他曾开始撰写续集剧本,剧情将承接首部电影的结尾,并加入一名女战士角色“Spike”。续集将以女性视角呈现这个世界,而非男性视角。[22]
根据《Cult Movies 2》的资讯,琼斯曾计划将续集命名为《女孩与狗》(A Girl and Her Dog),但计划因扮演血的狗“Tiger”去世而作罢。在2003年12月的一次访谈中,琼斯表示,他曾多次受到邀请拍摄续集,但资金始终是问题。[28]
2018年,埃里森曾撰写的电视剧剧本出版,剧中角色Spike即是原本《A 女孩与狗》电影计划中的女主角。《Blood's a Rover》由哈兰·埃里森所著,是一部“拼接”小说,收录了1970至1980年代的两篇短篇故事《Eggsucker》和《Run Spot, Run》,以及中篇小说《A Boy and His Dog》与1970年代未拍摄的电视剧剧本《Blood's a Rover》,并以限量精装版形式出版。[29]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