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猴尾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猴尾蜥
Remove ads

猴尾蜥学名Corucia zebrata),又名猴尾石龙子猴子尾石龙子所罗门蜥所罗门石龙子,是所罗门群岛特有的一种石龙子。它们是已知现存最大的石龙子。[2]

事实速览 猴尾蜥, 科学分类 ...

猴尾蜥是完全草食性的,主要吃果实植物。它们是其中一种群居的爬行动物。雄性及雌性是地盘性的,对非亲属带有攻击性。猴尾蜥是内的唯一物种。它们其下有两个亚种,即C. z. zebrataC. z. alfredschmidti[3]C. z. alfredschmidti较为细小,眼睛较为深色,巩膜黑色。

大量伐林对猴尾蜥来说是最严重的威胁。它们也被原住民猎杀为食物,且当作宠物运往外地。它们已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保护,禁止出口。[4]

Remove ads

分类及命名

猴尾蜥最初是由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于1856年描述。其名是拉丁文“闪烁”的意思,因格雷描述它们身上的鳞片展现多种色彩。[1]种小名是“斑马”的拉丁化形态,指其有像斑马的斑纹。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物件,帮助攀树,故名猴尾蜥。[5]

所罗门群岛的西部岛屿发现了一个亚种,并以阿尔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来命名。[6]但是,其亚种的地位却被受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只是岛内群落的变异。

猴尾蜥的近亲是青舌蜥蜴属及分布在印尼澳洲新几内亚胎生蜥属。它们都是同属于蝘蜓亚科的。[7][8]

分布及栖息地

猴尾蜥原住于太平洋西南部的所罗门群岛[9][10]指名亚种的C. z. zebrata分布在乔伊索岛新乔治亚群岛圣伊莎贝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马莱塔省马基拉岛、Ugi及圣塔安那。北方的C. z. alfredschmidti分布在布干维尔岛布卡岛肖特兰群岛。布干维尔岛及布卡岛地理上是属于所罗门群岛,但政治上由巴布亚新几内亚统治。[11]两个亚种都是树栖的,很多时在森林的上冠层出没。它们一般会在榕属的树上出现,因这种树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食物。它们会在半开发的地区及种植园中出没,因当中的树也可以提供所需的食物。[12]

生物学

Thumb
Saint Louis Zoo的猴尾蜥

猴尾蜥是现存最大的石龙子,成年的可长达72厘米。[13]它们的身体幼长,四肢短壮,头部三角形眼睛细圆。[11]它们的颚部强壮,牙齿细小,适合吃植物[11]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东西,帮助它们攀树。[5]

猴尾蜥的鳞片呈深绿色,边缘呈浅褐色或黑色。[5]腹部鳞片呈浅黄色至不同的绿色。[5]脚趾很厚,趾甲弯曲,方便抓住树枝。[5]

猴尾蜥是夜间活动的,极之依赖其嗅觉,来辨认地地盘及其他亲属成员。[14]它们会像般轻打舌头来嗅味,当舌头缩回时,就会接触到口腔上的犁鼻器[14]

雄性猴尾蜥的头部较雌性的阔,身体也较修长。[14]雄性的泄殖腔附近的鳞片呈V型,雌性的则没有。[14]

亚种

猴尾蜥的指名亚种C. z. zebrata巩膜白色,而C. z. alfredschmidti的则是黑色。[15]C. z. alfredschmidti瞳孔是绿色及黄色混合的,而C. z. zebrata的则由绿色至橙色至深黑色不等。[15]C. z. alfredschmidti的背部及腹部鳞片都较大,而颅顶有7片鳞片,而非C. z. zebrata的5片鳞片。[6]

C. z. alfredschmidti较为短小,雄性及雌性分别平均体长31厘米及28厘米。[6]C. z. zebrata稍长,雄性及雌性分别平均体长34厘米及31厘米。[6]C. z. zebrata亦较C. z. alfredschmidti重,体重接近500克。[6]

食性

猴尾蜥是草食性的,吃叶子花朵果实及嫩芽。[16]就算是有毒的麒麟尾[17],它们吃后也没有不良反应。[2]幼蜥会吃成年的粪便,以获取菌丛消化食物。[9]雏生的猴尾蜥首两天会吃它们胎盘囊,而不吃其他食物。[18]

繁殖

猴尾蜥是其中一种群居的爬行动物[14],且是胎生的。妊娠期为6-8个月,雌性会给幼蜥一个胎盘[19]雏生的相对其母稍大,C. z. alfredschmidti长29厘米及重80克,而C. z. zebrata长约37厘米及175克。[6]这种差距仿佛是一个母亲产下6岁大的婴儿[9]差不多所有每次都只生一胎,但有时也会出现孖生的情况。[9]

雏生的猴尾蜥会留在群落中6-12个月,并受到双亲与其他成年的保护。[10]约到了1岁,幼蜥会离开并组织新的群落[9],但也有一直留在群落内的。[14]成年的也会收留被遗弃的幼蜥。雌性在生育期间会带有攻击性。[9]

保育

威胁

Thumb
Buffalo Zoo的猴尾蜥

持续的伐林不断威胁著猴尾蜥的生存。原住民的猎杀及作为宠物被捕猎也影响着它们在野外的数量。[9]由于大量被出口作为宠物,加上低繁殖率,它们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所保护的物种,限制了其贸易。[4][19]

饲养

费城动物园在过往的40年已经成功繁殖了几代的猴尾蜥。[9][19]由于它们是树栖的,需要大量垂直及分枝环境生活[14][19],日间也需要地方躲藏。[9]适当的湿度及气流也需仿造森林冠层[9]晚上温度不能低于20℃,日间温度也不能高于27℃。[9]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