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猴硐猫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 |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10年5月23日) |
猴
猫村栖息的猫因长期与观光游客近距离接触,多半已不怕生,更有些猫会主动与人撒娇接触。因白昼较炎热,故猫群多会隐匿于阴凉处,傍晚后较容易看见大批猫只群聚的盛景[3][4]。猴硐早年曾是台湾煤矿产业第一大城,从台北市搭乘火车的车程,约一个小时[5]。
猴硐猫村也出现在2018年韩国纪录电影《我是一只猫》中[6][7]。
2014年新北市动物保护防疫处将柴寮路345号台铁旧宿舍改建为“猫咪卫教资讯站”,并于2021年成立“猫公所筹备处”,以“猫”为主体,提供猫只安居的好地方,展现新北市是友善动物城市,将猴硐猫村打造成世界猫模范村。
Remove ads
猫村概况

猫村一带自早期便有许多猫咪栖息,再加上猫群的繁殖力强,造就此处栖息了上百只的猫咪。并透过爱猫人士们发起于2009年10月31日“有猫相随,猴硐最美”的活动后,猫咪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原先通往猫村的狭小老旧人行天桥被称为“猫桥”,2013年3月30日新猫桥改造落成,耗资一千八百万新台币竣工,结合猫咪及矿业等元素、富有童趣,外型意象是一只咖啡色的猫,功能除原本连接光复里民进出联外通路外,桥上更增加猫跳台,游客可放置猫饲料喂食,为全台湾首例、全球唯一的“人猫共用天桥”,获得工程金质奖[3]。
“猫公所”管理单位为新北市动物保护防疫处,位于柴寮路345号,提供服务包含:替街猫植入芯片、绝育及施打疫苗,街猫造册列管。宣导政府政令。成立猫咪认养小站。
猫群因为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长期为居民们所饲养,多已算家猫而非野猫,故几乎每只都已被起名。其中以里长家四只明星猫深具自我特色而被封为“四大天王”,分别是“流鼻涕、黑鼻、麒麟尾、大头。”其特色分别如下:
- 流鼻涕:总有一撮鼻涕一直挂在鼻边,已故
- 黑鼻:脸部白色的毛,唯鼻子边是一撮明显的黑毛,于2010年6月逝世。
- 麒麟尾:尾短眼小,已故。
- 大头:群猫之中属头较大,已故。

相关活动
猫村相关商家
- 猫行馆 (TRC台湾铁道故事馆 http://www.tr.net.t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漫尝咖啡馆 Walk and Taste Caf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黑喵の点心
- 3喵café
- 猴硐黑煤猫
- 狗吠公ㄟ
- 马妮马麻
- 茶の咖啡
- 矿工之家
- 217咖啡
- 猴硐Empress Gallery(Catwalk 219)
- 黑金客栈
- 猴硐矿工A厝
- 金石工坊-猴硐猫村招财猫本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猫掌屋
- 猴硐317
- 猫茶坊 猴硐番庒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tfat Tea Shop)
交通资讯
可搭乘台铁东部干线的宜兰线、平溪线,于猴硐车站下车,其位于往台北方向左手边的山村。出火车站后利用猫桥步行,约一分钟即可到达。
猫巴士由石绘艺术家李鸿祥设计,其实是基隆客运经营的808号路线,来往瑞芳与猴硐,车程大约20分钟。
猫村问题

猴硐在早期居民以矿业为生计,后因环境变迁,青壮人口大量流失,使得原本腹地狭小、地处偏远的猴硐面临了无以为继的萧条、落败景况。如今在猫村概念的推展下,郊区一日游活动兴盛。
猫村在盛名远播之后,也招来弃养及偷窃的问题。最初便由流浪猫构成的猫街,也成了一般饲主弃养猫只的主要场所,遭弃养的猫只其中有哺乳中、有残废、甚至患有疾病,将恐怕造成当地猫只间有疫病传染之虞。其次是偷窃事件,当地光复里周里长家中小猫被连笼盗走,另当地居民家中或放置住宅前之物品也有遭窃盗情形,各种状况比比造成猫街的各种隐忧[9]。
有些人因此批判猫夫人等爱猫人士给猴硐带来负面的环境冲击,也有认为弃养、偷窃和疫病传染等问题应查究肈事真正起因而不应完全归咎猫村和猫夫人。
而对于外地流浪猫被弃养猴硐,当地也逐渐产生共识,不再接纳这种不负责任的弃养行为,惟仍未能有效阻止弃养问题。由于流浪猫平均寿命仅三到五年,若严格执行且不再补充猫只,则可预见猴硐以猫为观光题材的荣景势必有限,回归猴硐的居民如何推动新一轮社区再造,来延续或产生新的、具深度的人文特色,将是猴硐今后需要面对的课题。
另猴硐的冬季属湿冷天气,猫只经常会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征为: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炎有分泌物等等。这方面还需要平常加强猫咪的抵抗能力,以抵抗猴硐冬季的湿冷气候。
2012年7月7日,猴硐猫村爆发猫瘟,一周内有三只成猫以及数只幼猫死亡,据报当中死亡的三只猫疑被人带去遗弃。由于消息发布时间(7月14日)已延迟数日且其间遇到周休假日,游客众多,使得疫情扩散程度无法确知。爱猫人士纷纷在脸书上转载讯息提出警告,呼吁民众近期避免到猴硐,以免疫情扩散到其他地区,迫使该地爱猫社团与官方单位积极进行消毒。其后新北市政府表示,疫情为零星发生并已受控,目前猫只情况良好,该处将持续监控及与义工合作防疫,可以放心前往。尽管对猫是高致命的猫瘟不会传染人,但为免再有猫被病毒传染,团体呼吁游客不要带动物到当地,不要遗弃猫儿,不要触摸当地猫的口鼻,避免摸一只再摸另一只,离开时宜马上消毒双手及尽快洗澡更衣,才好碰触其他猫儿[10]。
Remove ads
2014年7月有网民在facebook撰文指猴硐当地商家可能利用猫村效应营利又对猫忽略照护,同时引述当地人称当地的猫都难活长久,若猫死了,“就直接丢基隆河处理,任由尸体发臭腐烂”。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此文一出引发网友隔空论战。有网友认为政府利用猫咪来吸引游客,却没妥善照顾,要负最大责任。但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太过主观,不能因此以偏概全、乱下定论[11]。
2013年当年,猫村频传虐猫事件[12],多只流浪猫咪无故失踪,其中有些被寻获时身上带伤或被虐死,甚至有猫咪惨遭开肠剖肚[13],而另一只失踪的猫咪“大头”被发现倒在水沟里,腿部遭人施虐打成重伤[14][15][16]。据猫村当地志工统计该年至少有十起以上的虐猫事件发生[13]。
台湾319爱猫协会
“猫夫人”简佩玲、著名插画家猫小P[8]等一批爱猫人士于2012年共同创立“台湾319爱猫协会”,与新北市动物保护防疫处合作,负责照顾猴硐猫村猫咪的健康与安全。但其后因爱猫协会和其他独立志工之间意见难以协调整合,使台湾319爱猫协会于2014年7月正式退出猴硐猫村。[17]
以猫村为题材之相关出版物
- 《猴硐猫城物语》猫夫人著,猫头鹰出版社,2010年7月,ISBN 978-986-12-0182-5
注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