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环厅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温台玉环厅,又作玉环厅、玉环直隶厅,是大清浙江省温处道所隶的直隶厅,由时任浙江总督兼巡抚李卫奏请设立,辖域析自温州府乐清县、台州府太平县。其亦为浙江省有史以来首个厅政区及直隶厅,惟被部分书籍误记为温州府所隶的散厅。中华民国建立后改为玉环县,并于1953年设立洞头县。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台州市代管的玉环市和浙江省温州市所辖的市辖区洞头区。
历史

大清雍正四年(1726年),浙江巡抚李卫在玉环岛实行“保甲制”管理,于黄门、坎门两个隘口设卡防私米入海,在玉环设同知官署。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总督兼巡抚李卫[注 1]奏请雍正帝展复玉环山,要求朝廷割乐清县、太平县两邑之地,建设厅治,并于三月选调桐庐县知县张坦熊署理太平县事兼理玉环垦务。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二十四日,经户部议准后,雍正帝亲批“准如所请”、“指示施行”,正式批准展复玉环山,将太平县之楚门老岸、南塘、北塘、芳杜、东嶴、密溪、桐林和乐清县之磐石、蒲岐、三盘、黄大嶴、状元嶴、茅埏等处划归玉环所隶。六月,置温台玉环厅,隶属温处道,规定“关涉玉环事务者,温台两府属县俱听该同知专行”,此为玉环设治之始。[2]
玉环厅建置时辖地周围700余里,包括今玉环市、温州市洞头区[注 2]辖地、温岭市石塘、乐清县大荆、芙蓉、蒲岐、磐石及温州市瓯海区[注 3]灵昆等地,基层行政区划为两乡、两隅、廿二都、七十四村。玉环厅城垣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兴建,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竣工。厅城近似方形,用大块条石迭砌,北部城垣及门楼均建于中青山山岗上,依山势而建,开四门,另设炮台、水门和盘诘厅。[2]
乾隆六十年(1795年),玉环厅同知杨超鋆详请,以太平县原辖之石塘、横门等14山,系太平县所管嵩汛,应仍归太平县。经奏准行,遂划归太平县。光绪年间,玉环厅基层行政区划变更为两隅、廿一都、一百四十九村。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行道县制,玉环厅改为玉环县,同知改为知事,仍隶温处道。县治原厅城,并设朝珠镇[5][注 4](今玉城街道)。基层行政因循清末旧制,并实行区乡地方自治,分为11个自治乡区。[2]
1953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从当时玉环县析出一部分岛屿(为玉环厅第二十都、民国玉环县第四区),设立洞头县,隶浙江省温州专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洞头县被撤销,并于同年7月1日起划归玉环县。1964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仍隶温州专区专员公署(后改温州地区)[6]。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设立温州市洞头区[7]。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玉环县,设立县级玉环市,由浙江省直辖、台州市代管[8]。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玉环县志》称玉环厅“附温州府,为温州分府,政务直隶省”[9]。清朝户部对李卫于雍正五年十月初八日呈交的《为查复浙洋玉环山情形题疏》所得出的《部议》中建议玉环厅“仓库、钱粮令温处道员盘查”。《清朝续文献通考》、《清史稿》、2006年十二卷本《浙江通史》和2012年本《浙江地方史》均称浙江省下分4道、11府、1州、1直隶厅、1厅、76县[注 5],并将玉环厅记为温州府所隶。《嘉庆一统志》则谓浙江省“领府十一、厅一……温州府、处州府、玉环厅[注 6]”,将玉环厅记为直隶厅;佟佳江《清史稿订误》从之[1]。
玉环厅建置时基层行政区划为两乡、两隅、廿二都、七十四村。桃花岭以北原属太平者为北乡,管八个都;桃花岭以南原属乐清者为南乡,管十四个都。[2]
光绪年间,玉环厅基层行政区划变更为两隅、廿一都、一百四十九村。[2]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