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马利 (食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馬利 (食品)
Remove ads

塔马利[1](西班牙语:tamal;英语:tamale[2]纳瓦特尔语tamalli[3]),又译作玉米粽墨西哥粽[4],是中部美洲的传统食品。由马萨或面团(通常以玉米的淀粉制成)包裹在玉米壳或香蕉叶的外皮中蒸熟,外皮在吃之前丢弃。塔马利可以填以肉、奶酪、水果、蔬菜、辣椒或任何根据口味提前作好的食物。

事实速览 上菜顺序, 起源地 ...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塔马利用于纪念孩子的出生,佛罗伦萨手抄本

塔马利起源于公元前8000到5000年的中部美洲[5]

塔马利的制作可能在早期时代已经从危地马拉墨西哥的土著文化传播到拉丁美洲其他地区。根据考古学家卡尔·陶伯英语Karl Taube威廉·萨图诺英语William Saturno大卫·斯图亚特英语David Stuart的说法,他们在危地马拉佩滕圣巴托洛壁画中找到了图片参考,该壁画可追溯至公元100年左右。[6]

阿兹特克玛雅文明,以及在他们之前的奥尔梅克托尔特克文明,使用奥尔梅克作为方便携带的食物,用于狩猎旅行、长途旅行以及支持他们的军队。[4]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奥尔梅克人和托尔特克人都认为自己是玉米人,所以以玉米为主要材料的奥尔梅克在他们的仪式和节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

名称

其音译“塔马利”源自英语 Tamale,是西班牙语 Tamal(复数形Tamales)的英语化版本。[2]Tamal 来自纳瓦特尔语词“Tamalli”意思是“包裹”。[3]

英语中的“Tamale”是“Tamales”的反构式,说英语的人将 -e 视为词干的一部分,而不是复数后缀 -es 的一部分。[8]

在中部美洲,因其历史上的语言多样性导致塔马利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词,其中许多词仍然在使用。

因塔马利与中国的粽子非常相似,所以在汉字文化圈常将其译作玉米“粽”[4]。相反,在一些较熟悉玉米粽的地区,有时则会把粽子翻译成“Chinese tamale”、“Tamales chinos”,即“中式塔马利”之意。[9]

可能由于塔马利的口感类似于中国饮食中的粉蒸肉,其在华语地区中也称做玉米粉蒸肉

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