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凤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凤阁(1895年—1937年),字阿亭,男,汉族,辽宁通化(今吉林通化)人,中国抗日爱国将领。历任辽东民众义勇军司令、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少年铁血军副总司令兼第五路军总指挥。1937年与妻儿一同被日军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事实速览 王凤阁 司令, 性别 ...

生平

早年经历

王凤阁出生于通化的教师家庭,自幼读私塾,以“精忠报国”自励。1923年曾任东北军第十二军第五十八团上尉副官,后因厌恶军阀混战辞职还乡[1]

组织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奔走,募捐并变卖家产,在红土崖、大罗圈沟等地组织辽宁民众义勇军约600人,并任司令[2]。 1932年5月,其部队加入唐聚五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他出任第十九路军司令,率部转战柳河、金川、辉南、海龙、濛江、临江等地,与日伪军多次激战[3]

游击抗战与战绩

1932年秋,面对日军重兵进攻,他提出“手不离枪,人不离乡,抗日到底”的口号,拒绝撤离,转入通化山区开展游击战[4]。 他在果松川、七道沟等地构筑要塞,利用地形展开顽强抵抗。1933年至1936年间,王凤阁部队多次击退日伪进攻,歼敌五百余人,并与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密切合作[5]

最后的战斗与殉难

1937年春,日伪军重兵合围。王凤阁率部在老虎顶子激战三昼夜,日军动用飞机与燃烧弹,最终因弹尽粮绝而被俘[6]。 3月27日,他与妻儿被押至通化秘密监狱。日军软硬兼施,甚至以亲情诱降,但王凤阁坚决不屈,声言“头可断,血可流,投降办不到”[7]。 1937年4月1日(或称4月15日),王凤阁与妻张氏、幼子“小金子”于玉皇山下柳条沟壮烈就义。他高呼:“一个王凤阁倒下去,还会有千万个王凤阁站起来!人心不死,国必不亡!中华民族万岁!”妻子则抱子投坑殉国[8]

纪念

王凤阁一家壮烈牺牲后,激发通化及周边民众的抗日热情。1982年,通化市政府于玉皇山立碑纪念[9]。 今日,王凤阁事迹被收录于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并在通化及全国各地多次举办纪念活动[10]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