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思 (明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思(1481年—1524年),字宜学,号改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吏部尚书王直曾孙。正德辛未进士,嘉靖三年,在大礼议中与杨慎等众官在紫禁城左顺门哭争,被廷杖身死。
生平
弘治十四年(1501年)江西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第五十九名,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正德九年,因乾清宫火灾,而上疏请求明武宗重整吏政纲纪。同年九月,再次上疏进谏,而被贬为潮州三河驿丞[1]。当时王守仁在赣州讲学,王思跟从游学。王守仁讨伐朱宸濠叛乱时,檄令王思参赞军务[2]。
明世宗继位后,王思被召回恢复官职,并充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参与大礼议事件,王思与群臣在左顺门哭谏,此后下诏狱,行杖刑,不久因病疮发作去世,年四十四。隆庆初年,追赠右谕德[3]。
家族
曾祖王直,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荣禄大夫、谥文端。祖父王稹,封中书舍人、加赠都督府经历。父王俅,广西太平府知府。前母杨氏,赠宜人;母任氏,封宜人。慈侍下。兄王愈,贡士;王恭;王愚。弟王悊。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