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载宝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载宝(Paul T. P. Wong,1937年4月1日—2024年)是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和教授[1]。 他的研究生涯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存在心理学和正向心理学。 他在接受死亡,意义治疗[2]和第二波正向心理学[3]方面的综合性工作而闻名。王载宝目前是塞布鲁克大学的兼职教授,特伦特大学及西三一大学的名誉教授。 他还曾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约克大学及多伦多大学任教。
此条目形似新闻稿,或带有过度的宣传性语调。 (2021年5月15日) |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王载宝于1937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并于1948年移居香港。王载宝于1961年以国际学生的身份在加拿大获得学士学位。 1964年从多伦多圣经学院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1967年获得卡尔顿大学荣誉心理学博士学位。1970年,王载宝获得了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王载宝的职业生涯跨越两个领域:心理学和基督教事工。 他于1960年代初担任多伦多中国福音教会的创始牧师,然后在特伦特大学任教期间,于1970年代创立了彼得伯勒中国基督教奖学金。 王载宝在1980年代参与过安置船民的工作,并于1990年代初在西三一大学开设了心理咨询研究生课程。[4]
研究生涯
王载宝将存在心理学与正向心理学相结合,形成了存在正向心理学[5][6] ,认识到人类存在的忧虑和阴暗面。 后来,这被视为第二阶段的正向心理学,承认阴阳学说及亚洲本土心理学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的正向心理学基于对立共存的基础,而对立则对人类发展及心盛至关重要。[7] 自2011年以来,王载宝组织了一些定期聚会推广正向心理学。 参与者学习意义的基本原理和相互联系的新方式。 这项外展方案旨在改善基层的心理健康。[8]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