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玛利亚·埃奇沃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玛利亚·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 1768年1月1日—1849年5月22日)是一名英国-爱尔兰作家,她是欧洲早期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但也创作成人文学作品[2]。

生平
她出生于英格兰牛津郡黑博尔顿,是理查德·洛弗尔·埃奇沃思和安娜·玛利亚·埃奇沃思(Anna Maria Edgeworth,原姓Elers,1743–1773)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童年和母亲一起在赫特福德郡伯克翰斯德的庄园(即Edgeworth House)里度过[3][4]。其母在1773年去世,父亲续弦娶霍诺拉·斯尼德为妻。玛利亚在1775年进入德比的一所女子学校读书,1780年霍诺拉去世,父亲再娶霍诺拉的姐妹伊丽莎白为妻。玛利亚转学至伦敦,1781年差点因眼睛感染而失明[1]。她14岁回家照顾弟弟妹妹[5],由父亲教授法律、经济、政治、科学、文学知识,并开始和伯明翰月光社的学者们来往。
她逐渐成为爱尔兰埃奇沃思镇家族地产的管理人,业余开始写作,与凯瑟琳·韦尔兹利、莫伊拉伯爵夫人伊丽莎白·罗登等社会名流有来往[6]。
1798年,父亲娶弗朗西斯·安妮(Frances Anne)为妻。1800年开始,全家前往英格兰各地旅游,后又前往欧洲大陆,游历比利时、法国,直到1803年才回到家乡。她又开始文学创作,写成《The Absentee》、《Ormond》等爱尔兰小说[7]。她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可以和简·奥斯汀及沃尔特·司各特相提并论,她的收入甚至一度比他们还多[8]。
1813年,她再次前往伦敦,结识拜伦和汉弗里·戴维,随后又和沃尔特·司各特成为好友,司各特的小说《威弗利》受她影响很大。1823年,她前往阿博茨福德庄园拜访司各特,司各特为她介绍了周边风景[7]。次年,司各特回访[9]。
Remove ads

她曾和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探讨经济学,受后者影响,她开始在埃奇沃思镇推行科学的农业技术,以提升亩产、降低价格[10],并致力于提高当地穷人的生活水平。作为天主教解放的支持者,她还尝试过不计教派地向村里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11]。爱尔兰大饥荒发生时,她也致力于赈灾,其作品《Orlandino》就是为了筹备赈灾款而作[12]。
威廉·哈密顿当选皇家爱尔兰学院院长之后,玛利亚是他的文学顾问,推动女性参与学院事务。1837年,哈密顿选她为荣誉院士[1]。
1849年5月22日,玛利亚突发心脏病去世。[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