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理查德·霍布鲁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理查德·霍布魯克
Remove ads

理查德·查尔斯·阿尔伯特·霍布鲁克(英语:Richard Charles Albert Holbrooke,1941年4月24日—2010年12月13日),生于美国纽约市,资深外交官、杂志编辑、作家、和平队官员。曾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美国驻联合国驻德国大使,是美国史上唯一一位曾担任两个不同区域(亚洲欧洲)助理国务卿的人。

事实速览 理查德·霍布鲁克, 美国阿富汗暨巴基斯坦特使 ...

曾七度获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以富有耐性、意志坚定、擅长协调而闻名,在外交界有“推土机”(the bulldozer)的绰号。被《时代周刊》誉为“华府最受欢迎的终极外交官”和“美国最强悍的外交策略家”。

Remove ads

生平

1962年,毕业于布朗大学

1977年,美国国务卿赛勒斯·万斯至中国访问。霍布鲁克担任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曾经因此被派遣至台湾,向蒋经国总统说明美国态度[1]

1978年,负责美国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组织工作小组,推动《中美建交公报》的签署。

1995年参与调停波斯尼亚战争,让岱顿协定成功签署。

2001年,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主张因应反恐议题,美国应与中国签署第四公报,并借此机会重新定位华府对北京关系对台北关系。因此被中华民国的外交官认定为亲北京派的美国外交官[1]

2010年12月10日,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会面时身体不适被送医急救。12月13日,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去世。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