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瑞安大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瑞安大桥,又称“飞云江三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瑞安市的一座公路桥梁,跨越飞云江,连接北岸的东山街道与南岸的飞云街道,是温州市滨海大道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956米,双向六车道[1],总投资4.6亿元人民币[2]。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和黑龙江龙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建[3]。于2003年4月30日开工建设[4],2009年1月13日正式通车。从而缓解了104国道瑞安段和飞云江大桥交通拥堵的状况[5]。
Remove ads
设计
大桥全长2,956米,其中主桥长470米,采用240+170+60米三跨一联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斜拉桥,全宽36.8米;引桥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北岸引桥长1,240米,跨径布置为33×30米+5×50米,南岸引桥长1,240米,跨径布置为20×50米+8×30米,引桥全宽33米[6]。
主桥墩、塔、梁固结,基础采用直径44米、高5米的圆形承台和群桩基础,共有36根直径2.5米的钻孔灌注桩,桩长109米。主塔设计为花瓶形,承台以上桥塔高162.11米,由上塔柱、下塔柱、下横梁和上塔柱横向隔板组成,大部分为空心断面;承台上设3.35米高的塔座,下塔柱下端设4米高的实心段;上塔柱拉索锚固区采用半径174.5米的圆曲线;下横梁高6米,截面尺寸为6×6.6米;上塔柱横隔板为双片薄板形式,壁厚0.65米,每片设3个椭圆形孔洞[4],象征该桥为飞云江“三”桥[2]。
主梁采用带斜腹板的双箱双室断面,截面中心高3.2米,每隔6米设一道预应力混凝土横梁。箱梁顶板厚0.28米,底板厚0.4米,下斜腹板厚0.25米,腹板厚0.4米。全桥共36对斜拉索,采用∅7镀锌平行钢丝,双层热挤PE护套,两端采用大吨位的PESM7冷铸墩头锚,塔中心与第一对索的间距为13.65米,其余斜拉索在梁上索距为6米,拉索最小倾角29.36°,设计最大索力为5,583千牛[3]。
Remove ads
桥名
大桥建设初期曾暂名“飞云江三桥”,2008年8月24日,瑞安市地名委员会正式命名该桥为“瑞安大桥”。而“瑞安大桥”桥名的四个汉字,是从玉海楼所藏清朝瑞安人孙诒让的手稿中拓印而来[2]。
建设历程
- 2000年3月21日,飞云江三桥工程建设前期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 2001年2月28日,飞云江三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
- 2001年4月10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文,批复飞云江三桥及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
- 2002年1月22日,飞云江三桥方案研讨会在杭州召开,确定桥型。
- 2002年10月23日,浙江省发改委发文,批复 《关于瑞安飞云江三桥及南岸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同意立项。
- 2003年7月,飞云江三桥及接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 2004年8月22日,主桥39#墩承台浇注完成。
- 2005年9月29日,大桥主塔封顶。
- 2008年1月2日,大桥主桥合龙[7]。
- 2009年1月13日,瑞安大桥及接线工程正式通车。[2]
- 2015年12月24日,瑞安大桥及接线工程通过竣工验收[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