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环饰蠕虫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环饰蠕虫属(属名:Cricocosmia)是生存于寒武纪第三期的原始海生动物,属于古蠕虫纲,体型小而细长,全长 2 至 6 公分(不包含前端可外翻的吻部),体宽 0.2 至 0.3 公分,躯体有细密而明显的环节,除躯干前端外每个环节各有一对凸起的锥状骨片,因而得名[2][3]。
环饰蠕虫的化石仅发现于中国云南中部的帽天山页岩,化石纪录多来自昆明的马房村和耳材村,和板甲蠕虫(Tabelliscolex)有姐妹群的亲缘关系[4],是澄江动物群的代表性生物之一,也是该地层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古蠕虫[5]。由于许多环饰蠕虫化石个体都被发现保存在长管状,可能为经挖掘形成的构造内,加上这种虫管构造也见于同为寒武纪古蠕虫的马房古蠕虫(Mafangscolex),显示环饰蠕虫等古蠕虫有穴居的习性,会向地下挖筑穴管,并在其内生活。而部分现生的鳃曳动物也有类似的潜穴习性,因此也间接表明环饰蠕虫等古蠕虫在演化上可能更接近于鳃曳动物门,而非早期认为的线形动物门[6]。
部分环饰蠕虫和马房古蠕虫个体上有许多极小型,外形近似保龄球瓶的动物附着,其全长仅约 0.3 公分,于2017年由中国古生物学家丛培允等人命名为古宿虫(Inquicus)。尿殖孔的位置显示古宿虫是以吸盘状的尾部吸附在宿主身上,口部则朝外远离宿主,而尾部也没有侵入宿主角质层的迹象,显示古宿虫和这些古蠕虫可能有片利共生的关系(但丛培允等人也未排除寄生的可能性)。换言之,古宿虫的宿主,即环饰蠕虫与马房古蠕虫,是已知最早和其他动物具有共生关系的蠕形动物[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