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瓦桥关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瓦桥关之战是发生于乾亨二年,即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农历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十一,辽国夺占北宋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的战役。[1]

事实速览 瓦桥关之战, 日期 ...

战役背景

辽景宗耶律贤于乾亨元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为报复北宋之前的北伐,而第一次发动了对北宋的大举入侵,却在满城被宋军击溃[注 1]。第二年,在流放了准备叛乱的宋王喜衮[注 2]之后,耶律贤重新开始准备针对北宋的战争。

战前准备

辽乾亨二年(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十月,耶律贤命令巫师拜祭天地和兵神。十天后,辽军准备南侵,开始祭旗鼓。又过了两天,耶律贤抵达幽州[注 3]

北宋

宋太宗早在耶律贤抵达幽州的前后,就下诏要前往雄州巡视北部边界[注 4],但是一直出于某种原因未能成行。

战役经过

十月,耶律贤率军抵达固安,并于九天后亲自率兵包围了瓦桥关。[注 5]

十一月,关内宋军夜袭辽军大营,被辽节度使萧干、将军耶律赫德击退[注 6]。三天后,耶律休哥率领辽军在瓦桥关东部防御宋军。瓦桥关守将、宋军将领张师从关内突围而出,耶律贤督战,耶律休哥亲自率军击退宋军,阵斩张师[注 7]。六天后,宋军在易水南岸列阵,耶律贤认为耶律休哥的战马过于显眼,容易被宋军集火,于是将自己的白马与耶律休哥的马相交换[注 8]。耶律休哥率军渡河,大败宋军,一路追击宋军到莫州境内,生擒多名宋军将领,一路上尸横遍野[注 9]

易水之战的第二天,宋太宗正式下令开始巡边,并于两天后出发,次日抵达长垣县。前方此时传来消息,声称在宋军在瓦桥关南击溃辽军万余人,阵斩三千多。宋太宗随即下令派河阳节度使崔彦进担任关南兵马督部署。[注 10]

赵光义抵达长垣县的三天后,辽军班师回朝[注 11],并于两天后回到大名府[注 12]。十二月,耶律贤大宴军士,加封耶律休哥为裕悦[注 13]

Remove ads

战役影响

太平兴国五年十二月,宋太宗更改了前线部署,改派雁门之战中把辽军打怕了的杨业[注 14]为云州观察使[注 15]。在辽军撤走之后,赵光义本来打算直接进攻幽州,并将保静军节度使,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睦州团练使,幽州西路行营壕砦都监田钦祚、威塞军节度使曹翰、登州防御使,幽州东路行营壕砦都监赵延溥等人派往北部边界,准备讨伐事宜[注 16],但最后这件事情还是被翰林学士李昉扈蒙等人拦了下来[注 17]

宋太宗对于瓦桥关之战完全放任不管,任由前线将领自己决策。这可能是宋太宗借由小败仗,清洗宋太祖系将领的技俩。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