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甘肃布政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甘肅布政使
Remove ads

甘肃布政使,全称为甘肃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又称甘肃承宣布政使清朝从二品文官,是清代甘肃省的民生赋税和教化行政事务的最高长官,驻扎在甘肃的兰州府(今甘肃省兰州市),受甘肃巡抚陕甘总督管辖。管理底下的八府、一直隶厅、六直隶州、六散州、八散厅、四十七县的官员。康熙六年(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为巩昌布政使,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巩昌布政使改驻扎在兰州府,是为甘肃布政使驻守兰州的开始,首任甘肃布政使即为原任巩昌布政使的罗森[1]末代甘肃布政使为署理该职位的甘肃提学使俞明震,民国建立后,其改任中华民国平政院(即后来的公务员惩戒委员会)肃政使一职。其曾孙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

事实速览 清朝甘肃布政使, 官邸 ...
Remove ads

沿革

最初清代在顺治朝和康熙初年,一省为左右二位布政使,陕西右布政使管理甘肃地区,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经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等会议后决定裁撤掉左右布政使的设置,因此陕西布政使改为巩昌布政使,驻扎在巩昌府,管辖整个甘肃省的民生税赋。[2]而后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十一日,巩昌布政使移驻到兰州府,使得甘肃布政使开始驻扎在兰州,并一直延续到了清末。

而最初,由于甘肃为清朝重地,向来以八旗绿营等重兵驻守于此,在三藩之乱时,以靖逆侯张勇为首的“河西四汉将”,更是大破王辅臣所部,为清朝奠定与吴三桂之战的胜利基础。因此甘肃布政使一职也向来是由清朝皇帝更为信任的满洲旗人出任,而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调甘肃按察使彭振翼改任为甘肃布政使,是为汉人担任该职之始。[3]

大事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曾任甘肃布政使的浙江巡抚王亶望、时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等一众与甘肃有关之官员,以“赈灾”为名,共谋作弊、肆意侵贪所造成的大案,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各级官员达113人之众,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的诸多官员,一时之间,震动全国,为有清一代最为严重的贪污案,乾隆帝更称此案是“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收入

顺治十三年(1656年)议定,甘肃布政使的年俸为正从二品的俸银155两,俸米155斛。而后到了雍正初年的养廉银制度中规定了甘肃布政使的养廉银为每年白银7000[4]

属员

历任甘肃布政使

更多信息 任职者, 任期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