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肯尼迪·史都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肯尼迪·史都华[4][5](Kennedy Stewart,1966年11月8日—),全名爱德华·查尔斯·肯尼迪·史都华(Edward Charles Kennedy Stewart),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学者,2018年-22年间担任第40任温哥华市长[6]。在此之前他曾于2011年-18年间以加拿大新民主党党员身份担任加拿大国会下议院议员,先后代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伯纳比-道格拉斯选区和伯纳比南选区。
Remove ads
早年及个人生活
肯尼迪于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出生[3],在该省的沃夫维尔(Wolfville)长大,于阿卡迪亚大学修读历史,1988年从该校获取学士学位[7][8]。他于1989年迁居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曾任乐队“State of Mind”的低音吉他手[9],并以运送啤酒和打理印刷店等杂工帮补开支[10]。
他一度在温哥华市政府和温哥华公园及康乐局工作,由此加深对城市事务的兴趣[10]。他遂到西门菲莎大学修读政治学,1995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再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政府事务,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11]。他毕业后返回西门菲莎大学,在该校的公共政策学院任教[10]。
联邦政坛
肯尼迪于2004年3月28日赢取联邦新民主党的候选人提名,在同年联邦大选中代表该党竞逐温哥华中选区国会下议院议席。他在大选中以四千多票之差败予寻求连任的自由党候选人费凯迪,但他所获取的32.3%得票率仍远超新民主党候选人于2000年大选所得的12.1%[12][13]。
新民主党籍的伯纳比-道格拉斯选区国会下议院议员苗锡诚于2010年宣布不会于来届联邦大选出战,肯尼迪遂于2011年寻求该选区的联邦新民主党候选人提名,在第一轮投票便告捷[14]。他在同年联邦大选竞选时承诺在国会推动全国房屋政策、减少运油轮在布勒内湾中航行、反对执政保守党削减企业税、以及向长者增发加拿大全民退保金额[14]。他最终以43.0%得票率当选下议院议员[15],首次晋身国会并为新民主党保著该选区。
他在国会的首届会期先后出任下议院的法律及人权、天然资源、和工业/科学/科技常务委员会成员,并获任国会官方反对党的天然资源助理评议员[3]和科学及科技评议员[16]。他在国会中批评执政保守党取消以长问卷方式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以及该党减少向科研项目拨款的举动[17]。他又在下议院提出私人草案,倡议保卫各政府部门的学术自由,并确保受雇于联邦政府的科学家能畅所欲言[18]。
有见执政保守党于2008年取消全国科学顾问的职位,肯尼迪于2013年在下议院提出《国会科学官法案》(C-558号法案)[19]。该项法案建议在国会设立一个独立的科学官职位,以便向国会议员就科学及科技议题提供专业意见,以及详细审阅联邦政府的科学及科技政策[20]。
肯尼迪于2013年在下议院提出私人草案(M-428号草案),建议下议院开始接受国民以电子方式呈交请愿书,以便更多国民参与民主进程[21]。草案并建议请愿书的签名数目达致一定门槛时便触发下议院进行辩论。这项草案受到执政保守党内阁所反对,但在八名保守党后座议员支持下于2014年1月以142票对140票通过[22],为官方反对党新民主党在这届国会会期的一次意外胜利[23]。
康德摩根公司(Kinder Morgan)建议兴建一条横跨伯纳比-道格拉斯选区的输油管,肯尼迪就此在伯纳比举行数场公众咨询会[24]。他指出区内居民忧虑项目征地和影响房价、布勒内湾运油轮数目上升、工程动用临时外劳、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从项目得益甚少,因此大力反对该项目[25],而他的选区办事处亦协助居民参与国家能源委员会(National Energy Board)就此项目进行的检阅程序[26]。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在2013年省选中失掉选前优势无缘上台执政,狄德安遂于同年9月辞任该党党魁。肯尼迪于同年11月表示考虑是否角逐该党党魁职务[27],但最终没有成事。综合上述多项因素,肯尼迪获《伯纳比新闻领导报》(Burnaby NewsLeader)评为2013年度伯纳比新闻风云人物[25]。
有见大温哥华地区房价于2010年代急升,肯尼迪于2014年在下议院提出私人草案(M-547号草案),建议联邦政府应与各级政府、原住民社区和房屋供应商联手制定和实施可负担房屋策略。草案提及该项策略应承认拥有适当栖身之所是加拿大国民应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并呼喻增建合作社房屋、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津贴、以及研究投机活动和空置房屋对地产价格的影响[18]。这项草案获得伯纳比市议会支持[28]。
伯纳比-道格拉斯选区解散后,肯尼迪于2015年联邦大选改为竞逐新成立的伯纳比南选区国会众议院议席,并以35.07%得票率连任众议院议员[29]。他获联邦新民主党党魁唐民凯任命为该党的科学评议员[3],并于同年12月9日当选该党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党团主席[30][31]。
国会从2015年12月4日起接受国民以电子方式呈交请愿书,借此落实由肯尼迪提出并于2014年通过的M-428号草案[32]。在新制度下,电子请愿书需获一名国会议员赞助,若获得至少500人联署的话,联邦政府需在45天内以书面回复。首份电子请愿书由两名伯纳比居民提出,并获肯尼迪赞助[32]。
肯尼迪于2018年3月23日与绿党党魁和国会议员梅伊出席一场抗议康德摩根横山输油管项目的示威活动时被指阻塞通道,从而违反法庭颁布限制示威者只可在离开工地以外五米活动的禁令,两人当场被捕但其后获释[33]。不列颠哥伦比亚最高法院于同年4月9日提出以刑事蔑视法庭(criminal contempt)的罪名起诉肯尼迪等人[34][35][36],并于同月16日委派特别检控官负责该等诉讼[37]。肯尼迪于同年5月14日承认控罪,并获罚款500元。刑事蔑视法庭为普通法而非刑事法罪行,肯尼迪因此不留犯罪记录[38][39]。
Remove ads
温哥华市长
肯尼迪于2018年5月10日宣布辞去国会议员职务,并于同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市镇选举中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逐温哥华市长职位[4][40]。他留任国会议员至同年9月14日,亦即市长选举的报名期限,在此之前他已展开市长竞选活动但仍继续领取国会议员薪酬;就此他指出在这数个月内他仍继续履行国会议员职责[5]。
肯尼迪的政纲以房屋问题为重点。他承诺当选市长的话会在十年内为温市提供85000套住房,当中25000套为可负担租房,在市政府拥有的土地上兴建并由非牟利机构营运,目标租客为年收入8万加元或以下的家庭。另外25000套为收取市值租金的租房,余下35000套则为私人物业[41]。他的政纲亦包括增加房屋空置税300%,达致房屋市值的3%,并确保温市新建房屋当中三分一至一半不能售予外国人[42]。他又提出在市政府设立说客名录并新增利益冲突政策,禁止市议员和市府重要员工离职一年内接受政府合约或担当说客工作,以保市府为市民而非投机者服务[43][44]。
在同年10月20日举行的市选中,肯尼迪以少于一千票之差险胜排名第二的无党派协会(Non-Partisan Association)候选人沈观健(Ken Sim)[45],为30多年来首位以独立身份当选的温哥华市长[46]。他于同年11月5日宣誓就职[46]。2022年11月15日因连任失败而卸任。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