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龄津贴
香港的福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龄津贴(英语:Old Age Allowance,俗称生果金),是香港社会福利署为永久居民长者提供的福利金,在1973年4月1日起以“伤残老弱津贴”的名义跟日后的伤残津贴一起推行[1][2],当时合资格年龄为75岁,于1977年改为现称;1978年10月1日起受惠资格改为70岁。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别推出广东及福建计划,方便分别长期居住在广东省及福建省的合资格香港长者,亦可受惠于相等于香港的福利。
历史
高龄津贴由香港总督麦理浩推行[3]。1972年,他于施政报告中提到:“[在社会福利上]为着一个有秩序的扩展,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全面的计划……建议展望四个范围的发展……第二个范围是现金支援那些‘弱势人士’,受惠的社群是严重伤残和耆老人士。”[4]:69
次年,高龄津贴的前身“伤残老弱津贴”开始推行[2]。它于3月11日起接受报名,4月1日起开始实施[1]。计划初推行时,申请人或其代理人需到社会福利署社会保障组办事处申请,并且居住香港满5年和没有住在医院和疗养院,才可获发每月55元的津贴[1][5]。而申请成功的人士将收到兑款单据,让之能到邮政局和库务司署办事处兑款[5]。
此后它的金额亦不时按物价水平作检讨[6]。
1975年7月,助理福利员陆瑶璋对社会福利署提出的建议获接纳,让后者改经银行发放伤残老弱津贴,以节省资源。陆因此获奖[7][8]。1977年,政府把伤残老弱津贴更名为伤残及高龄津贴,并发表《老人服务绿皮书》,建议高龄津贴的受惠资格降至70岁[4]:235-236。次年伤残老弱津贴再命名为“特别需要津贴”[9]。同年10月1日起,受惠资格降至70岁或以上,并接受申请人透过电话申请[10],并容许受惠人居于住宿照顾院舍[9]。
1987年,总督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于次年把高龄津贴的受惠资格降至65岁,但要求该些受惠人士作入息声明[9][11]。1988年,高龄津贴开始分成普通高龄津贴及高额高龄津贴,让通过经济审查的长者获得更高额的津贴[12]:299,同时受惠资格放宽首阶段生效,令其降至68岁[13]。1991年4月1日,受惠资格正式降至65岁[14]。1993年,“特别需要津贴”重命名为“公共福利金”,并禁止综缓受助人申领之[9]。
卫生福利局局长杨永强在2000年11月表示,考虑到香港自高龄津贴推出以来已有重大的社经转变,故会检讨高龄津贴本身[15],不过他否定检讨等同削减金额,而是考虑对较贫穷的长者设立更高金额的补助[16]。次年完成首阶段检讨,并得出最终方案需视乎香港经济环境而决定的初步结论[17]。
杨永强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龄津贴跟长者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合并,而高龄津贴则有机会取消[18]。不过同年7月,杨永强则反表示政府不会取消高龄津贴,而综援因跟高龄津贴性质不同,故两者难以合并[19]。社会福利署署长林郑月娥则把高龄津贴检讨缓慢归因于财政赤字[20]。2004年,高龄津贴的申请人需在港居住满7年,并在申请时过去一年离港不超过56天,才符合资格申请[21]。2005年,领取高龄津贴者的离港宽限从180天增至240天[22]。
2008年10月,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表示把高龄津贴由600至700多元划一提升至1000元,并提议为70岁以上的申请者引入资产审查[23]。此提议一出便引起民间反对,令他决定取消审查机制[24]。此一方案在12月通过,次年1月生效[25][26]。2010年的《施政报告》决定放宽领取高龄津贴者的离港宽限至305天[27]。2013年4月,政府开始推行长者生活津贴,取代原有的高额高龄津贴[12]:300。
同年10月,广东计划开始推行,让长居广东的香港长者在无需每年回港的情况下,亦能获得高龄津贴[28]。2017年1月,特首梁振英在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到政府会推行福建计划,让移居福建的香港合资格长者能获取高龄津贴[29][30]。次年4月,福建计划正式生效[31]。2023年9月,社会福利署放宽申请人的离港限制,从56天增至90天[32]。
Remove ads
种类
在长者生活津贴推出前(即2013年4月前),高龄津贴分为普通高龄津贴及高额高龄津贴两种。[33][34]两种高龄津贴于2009年起划一增加至每月1,000港元[35],增幅为60%和42%,由2023年2月1日起,高龄津贴的每月金额为1,570港元。[36]
普通高龄津贴的对象为65至69岁者,申领人需要经过资产及入息审查(Means test)(现已由长者生活津贴取代)。高额高龄津贴的对象为70岁或以上者,申领人不用经过资产及入息审查。
现时的高龄津贴(包括广东及福建计划)的对象为70岁或以上者,申领人不用经过资产及入息审查。
过去多年的津贴金额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