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电阻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电阻率(英语:Resistivity),又称电阻系数,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某种物质的导电度]。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常用单位为“欧姆·米”。
电阻率较低的物质称为导体,常见导体主要为金属,而自然界中导电性最佳的是银。其他不易导电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电阻率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则称半导体。
电阻率的科学符号为 ρ 。
电阻定律
对于一般物体,电阻,电阻率、长度 与截面积之间的关系如下:
在上式中,
- 电阻 单位为欧姆
- 长度 单位为米
- 截面面积 单位为平方米
- 电阻率 单位为欧姆·米
这个方程被称为电阻定律。[1]
Remove ads
与温度的关系
电阻率一般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电阻率与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其中 是该材料在0摄氏度时的电阻率, 是摄氏度时的电阻率,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可以认为是常量。多数金属常温下的电阻率温度系数约为0.004。 [1]
然而,有的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电解液、半导体。
Remove ads
几种物质的电阻率
参考与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