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男儿当自强 (歌曲)

1991年香港電影《黃飛鴻》主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男儿当自强》,1991年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改编自古琵琶曲《将军令》,由黄霑填词、林子祥主唱、Romeo Díaz 编曲。

事实速览 男儿当自强, 林子祥的歌曲 ...

歌曲调雄壮;歌词强调男儿气概、自我实现的精神,基于电影的主题,亦蒙上了强烈的民族意识[1]。歌曲面世即风靡一时,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及新加坡金曲奖最佳电影主题曲,并传唱至今。有论者认为《男儿当自强》在情歌泛滥的流行华语歌曲中属于异数,故《男儿当自强》能脱颖而出[2]

创作背景

电影配乐人黄霑忆述,1940 至 1970 年代,黄飞鸿的粤语长片系列多以古琵琶曲《将军令》为主题旋律,《黄飞鸿》的导演徐文光指明要沿用《将军令》。他接到工作时,认为《将军令》枝蔓横生,不符合当时听众的习惯,须去芜存菁。黄霑改编了五个版本,但导演徐克都全不满意。此时黄霑恰好从华纳唱片的高层黄柏高口中得知:当时属于华纳唱片公司的歌手林子祥一直想唱《将军令》。黄霑觉得“救星从天而降”,一日内便写好歌词的订稿[3](黄霑研究者梁款补充:“人声歌曲比较有准绳,更容易缩龙成寸[4]。”)。一说是黄霑与黄柏高恰谈时,《男儿当自强》的器乐版已脱稿并准备灌录[5]

由于林子祥要赶着去美国,他要在简单的电子琴伴奏下分别录国语、粤语的人声音轨;中乐团伴奏音轨是后来补录的[3]。徐克透露,林子祥录完人声音轨后,说从没想过这首歌会这么难唱[6]林子祥说录音时没有人要求他在结尾唱高八度,但他自己投入了感情,即兴自然地唱高八度[7]

Remove ads

歌曲特征

《男儿当自强》撷取华氏琵琶谱版《将军令》(原 10 段)的引子(前奏)《驻马听》、头段《一统太平》、第 3 段《太极两仪》、第 4 段《三才至胜》及第 4 段《四海清宁》[2]

音阶与调式为六声羽调,节拍则由中国传统音乐的变换拍子改为整齐的 4/4 拍,增加现代感。[8]曲式结构为 ABB:引子-A 段-过门(间奏)-B 段-过门-B 段,较著重 B 段和过门[2]

编曲突出唢呐琵琶、中国弦乐器,填充乐器为小号,并以西洋弦乐器衬托[5]

歌词主要为一字一音,故听着“雄壮激昂”[2]。有国语、粤语版,词意相同,仅有几字之差。

《男儿当自强》后续版本之异除歌手外,主要体现在配器上。如房仕龙版《男儿当自强》(1992) 加重了电声,原本林子祥版《男儿当自强》(1991) 的民族乐器也改以合成器模仿。[8]

评价

评论界持正反面的评价:
词评人朱耀伟认为歌词属典型男性刻板印象,艺术水准不高[9]。词评人黄志华认为限于曲调和电影性质,歌词空有壮语口号,词意重复单调,尤其诟病“热血热肠热”一句[10]。填词人杨熙认为歌词无一字多余,集中写英雄的形象和条件,针对“热”这感觉多番渲染,让听众难忘[11]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何杏枫评论道:“气与血配浪与日、胆与骨配铁与钢……虚实并写,辗转为喻,器度恢宏且不失细腻。此曲后半更带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12]

由文化人吴俊雄黄湛森带入行的音乐人雷颂德认为,黄湛森将古中乐(后者评“年轻人觉得老套”)活化成一首新潮的流行曲,体现黄湛森的音乐功力[13];然而前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教授余少华剖析林子祥版《男儿当自强》(1991),批评编曲人 Romeo Díaz 的“引子及过门长音中的笛子加花及颤音”、“弹拨乐器的模仿乐句”、句末“男声呟喝”等手法,把中国风表现得过于“漫画化”及“虚张声势”;电声和低音吉他亦冲淡中国味。余少华又批评林子祥把不少字唱断,如“胆 似 铁 打”,乐句尾的长音亦全短唱,听起来“欲言又止,中气不足”。[2]

版本

电影主题曲版本

  • 只列出最早的收录源。
  • 三部曲均有国语、粤语两版,部分版本只见于电影,并未发行。

纯音乐版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林子祥版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成龙版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大合唱版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其他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翻唱

钟镇涛曾跟林子祥合唱这首歌曲,在蒙面唱将猜猜猜第三季再度翻唱这首歌。

林忆莲王菲关淑怡在翡翠台《1994加港爱心连线大行动》联手翻唱这首歌。

迪克牛仔也翻唱过这首歌,收录在专辑《本色》中。

萧敬腾

陈伟霆

李易峰

香港派台成绩

更多信息 派台成绩, 1991年 ...

奖项荣誉

参考资料

注脚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