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毕那可鳄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绘鳄属学名Pinacosuchus),又名毕纳克可鳄属,是已灭绝鳄形超目的一属,化石被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北角组(North Horn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白垩纪晚期。毕那可鳄的化石不多,但具有角状尖刺,这特征在鳄形超目里相当独特。

事实速览 毕那可鳄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历史

正模标本(编号USNM 16592)被发现于美国犹他州艾麦里县曼泰国家森林,包含:上颌的碎片、七节部分脊椎、一个部分鸟喙骨、一个部分股骨、多块鳞甲(皮内成骨)、以及其他骨头碎片。在1942年,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惠特尼·吉尔摩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曼泰毕那可鳄P. mantiensis)。由于化石过于破碎,吉尔摩很难做出准确的分类。吉尔摩排除爬行动物的大部分,认为毕那可鳄可能属于鳄目(那个年代的鳄目范围较大)、以及槽齿目。吉尔摩觉得这个动物很类似伪鳄亚目,但伪鳄类生存于三叠纪或更早时期,因此也排除这个可能。吉尔摩认为毕那可鳄可能是古代鳄鱼,因为其脊椎是双凹型脊椎,不是前凹型脊椎,这是现代鳄鱼的特征;前凹型脊椎是椎体前侧有凹处,后侧有凸处,前后彼此相连接[1]

毕那可鳄是种非常小型的鳄形类动物。荐骨的长度为14.3公分。由于脊椎神经弓缺乏骨缝,显示这个化石是个成年个体[1]。数十年后,其他研究人员命名另一种多尖刺鳄形类(Akanthosuchus)时,也支持毕那可鳄是成年个体的看法[2]。毕那可鳄的化石被发现时,鳞甲呈脱落状态。吉尔摩将鳞甲分为五种形态:矩形鳞甲、有棱脊的隆起鳞甲、带有锐利尖刺的厚矩形鳞甲、基部厚的小型尖刺、基部厚的延长尖刺[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