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疣柄魔芋
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疣柄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英语:elephant foot yam)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大洋洲、新几内亚、南亚、东南亚、台湾、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180米至750米的地区,多生在灌丛、江边草坡及荒地。
疣柄魔芋又可称为大魔芋,根据1995年植物学家Hetterscheid与台湾学者彭镜毅的研究,以及李桓1998年对《中国植物志》之修订。大魔芋其实是疣柄魔芋之同义词,非台湾特有种植物,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台湾野外只有4种魔芋,分别是台湾魔芋、密毛魔芋、疣柄魔芋、东亚魔芋。此外,因其在伴随响雷的梅雨季期间开花,且散发腐臭味,而俗称“雷公屁”。
Remove ads
别名
南星头(广东宝安) 鸡爪芋(广东台山) 鞋板芋(广东罗冈) 南芋(广东阳江)
块茎成分
疣柄魔芋块茎中只含有淀粉,几乎不含葡甘聚糖。因此疣柄魔芋无法制成蒟蒻果冻。不过因为其块茎含有大量淀粉,但含有大量的有毒的草酸钙结晶,食用前必须加以煮熟破坏掉刺痛的草酸钙结晶,在非洲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菲律宾等地区常把它做为粮食作物,又称象脚薯(elephant foot yam)。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