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斑军舰鸟

軍艦鳥科軍艦鳥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斑军舰鸟
Remove ads

白斑军舰鸟学名Fregata ariel)为军舰鸟科军舰鸟属的一种海鸟,主要分布于印度洋与太平洋的热带海域。该鸟多为黑色,且会因性别不同而在不同部位长出白色斑纹。其以鱼类为主食,且会抢夺其他海鸟的食物。目前白斑军舰鸟种群庞大,分布广泛,IUCN将其评为无危

事实速览 白斑军舰鸟, 保护状况 ...
Thumb
白斑军舰鸟的蛋
Remove ads

物种命名

白斑军舰鸟的属名“Fregata”为德语护卫舰之意,种加词“ariel”则来自于中世纪欧洲传说中的空气妖精[2]

亚种

白斑军舰鸟共有三个亚种

  • 指名亚种Fregata ariel ariel,分布自印度洋中部至太平洋中部[3]
  • Fregata ariel iredalei,1914年由澳大利亚鸟类学家格里高利·马修英语Gregory Mathews命名,分布于印度洋西部[3],其亚种名来自于鸟类学家汤姆·艾尔戴尔英语Tom Iredale[2][4]
  • 特立尼达亚种Fregata ariel trinitatis,1919年由巴西动物学家阿里皮奥·德·米兰达-里贝罗英语Alípio de Miranda-Ribeiro命名,[5]仅分布于大西洋西南部的特林达迪和马丁瓦斯群岛特立尼达岛,其亚种名意为“特立尼达”,可能已经绝种[3][6]

外貌描述

Thumb
飞行中的白斑军舰鸟,摄于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注意其翅膀下方的月牙形白色图案以及深叉的尾部

白斑军舰鸟为黑色大型海鸟,翼长而尖,尾深叉。其鸟喙长,呈钩状[7]。繁殖季的雄鸟为棕黑色,头颈部、肩胛和上背部有蓝、绿或紫色光泽,瞳孔和鸟喙为暗棕色,翅膀下有一月牙形白斑,喉囊英语gular pouch为明红色,腿为粉色。雌鸟同样大体为棕黑色,但全身无光泽,胸部和前腰腹部有一大片延伸至后颈部的白斑,肩胛的覆羽边缘亦为白色,眼眶周围有粉红色的裸露皮肤,鸟喙为蓝黑色或粉红色。幼鸟头胸部为杏黄色或褐色,后颈为白色,腹部为黑色,肩胛和上背部全部或仅有边缘为淡褐色。幼鸟中覆羽和小覆羽边缘为浅褐色,因此其翅膀上部会有浅色的平行条纹。该鸟是最小的一种军舰鸟[2]

物种分布

白斑军舰鸟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中西部的热带水域,在巴西沿海的几处岛礁也有分布[7]。此外,该鸟偶尔会作为迷鸟出现在常规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如新西兰[7]香港[8]日本、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以及美国的怀俄明州加利福尼亚州[9]

生态与习性

Thumb
在杆头休息的白斑军舰鸟,摄于雅加达

栖息地

白斑军舰鸟一般在有低矮植被的热带岛礁上筑巢[7],且常混居于蓝脸鲣鸟红脚鲣鸟褐鲣鸟大凤头燕鸥乌燕鸥白顶玄燕鸥等海鸟的群落中[10]

觅食

白斑军舰鸟主要以飞鱼鱿鱼为食。捕食时,白斑军舰鸟会低空掠过海面并衔走猎物。此外,其还会食用海鸟的蛋与雏鸟,以及腐肉和鱼类下水[2]

盗食寄生

白斑军舰鸟会进行盗食寄生:其会尝试自鲣鸟或玄燕鸥处掠走对方捕得的猎物[2]。其盗食寄生的时间与对象在种群内部有所差异:例如,澳大利亚雷恩岛的种群中成年雄性一般在上午进行盗食寄生,攻击对象一般是蓝脸鲣鸟,而雌性与未成年个体则更多会在下午进行,攻击对象多为白顶玄燕鸥[11]

繁殖

白斑军舰鸟一年四季均会繁殖,但部分种群繁殖集中于旱季[2]。雄鸟每年均会参与繁殖,而雌鸟则会在上次繁殖成功的情况下间隔一年再交配。单身的雄鸟会聚集成群并向雌鸟求偶,这一行为常常连续数小时不断[12]。其鸟巢由树枝堆成,多位于树上[2]。在交配完成后,尚未找到配偶的雄鸟常会杀死无人看守的雏鸟以争夺该巢的雌鸟。例如,一项对阿尔达布拉环礁繁殖的16对白斑军舰鸟的跟踪调查显示,当年其中11对的雏鸟遭其他雄鸟杀死。这一行为可能是由于白斑军舰鸟中雄性远多于雌性所致[12]。其鸟蛋约在45日后孵化,雏鸟会在20—24周后长出羽翼,但此后父母仍然会照料雏鸟数月[2]

种群现状

白斑军舰鸟种群庞大,目前约有数十万只现存个体,加之其分布广泛,IUCN将其评级为无危。然而,由于其种群繁殖率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而有所降低,且有海员会乘小艇前往其繁殖地盗采该鸟的雏鸟与蛋,目前白斑军舰鸟种群呈下降趋势[1]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