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老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老站
Remove ads

白老站(日语:白老駅しらおいえき Shiraoi eki */?)是北海道旅客铁道室兰本线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日本北海道白老郡白老町,车站编号为H23,现时为特急及普通列车停车站,大部分的“北斗”及全部“铃兰”均停靠,本站除是白老町的中心车站,也因为位处苫小牧市登别市的近郊区域,普通列车的班次亦相对较多。

事实速览 白老站, 日语名称 ...

由本站起一直至沼之端站的一段长28.7公里的路段皆为直线路段,是现时日本国内最长距离的直线铁路路段[1]

站名源自阿伊努语的“siraw-o-i”,意思是很多的地方[2]

Remove ads

车站结构

站房

建成的单层式站房1座,于1987年重建,站内设有白老町观光中心及附设绿窗口的票务中心,由北海道JR服务网络有限公司日语北海道ジェイ・アール・サービスネット职员作委托营运。整个站房的拥有权归白老町政府所有。

由于北海道厅于本站附近兴建了全新的旅游景点“民族共生象征空间日语ウポポイ”,包括了“国立阿伊努民族博物馆”、“国立民族共生公园”及其他周边设施,预计使用本站的人数将会增加,因此于2018年9月公布了改善工程计划[3],把现时的车站设备提升及更新,包括于站舍左侧兴建新的洗手间、以及兴建一条全新的有盖行人天桥,既作为连接车站南、北两端的地区(称为“南北自由通道”)的通道、也是站内连接月台之间的新通道,并加设了两部升降机以满全无障碍通道的要求[4],以及重新规划车站广场一带的用地。站房方面,除了翻新外墙外,也把在原来置于闸口前的手动挂牌式列车到站提示板,改为采用液晶显示器显示最近班次,以及于观光中心内增设展示摊位。

随着新天桥于2020年3月14日起投入使用,位于车站东边的原有站内跨线天桥及站外连接南北两端的露天行人天桥也随之被封闭,等待拆卸。

Remove ads

月台

设有侧式月台岛式月台各1个,共提供2面3线的配置。月台总长度约为180,1号月台为侧式月台,是前往东室兰站函馆站等的上行列车的候车月台,2、3号月台为岛式月台,为前往苫小牧站札幌站等下行列车的候车月台,当中2号月台为主线道,3号月台为客运列车的避车处。至于货物列车则会使用位于1、2号月台中间的专用路轨避车。另外,位于站房旁边仍遗留了旧货物列车车厢停泊侧轨,而3号月台外侧亦有1条已截断的侧线路轨。

作为车站改善工程的一部分,部分下行月台的地台加高了20公分,以容许编成较长的“北斗”列车到站时,在较远离站房的车厢下车的乘客较为方便。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历史

  • 1892年8月1日:北海道炭矿铁道岩见泽站伸延至室兰站,本站作为中途站开业[5][6]
  • 1906年10月1日:北海道炭矿铁道国有化
  • 1917年:本站至白老川日语白老川间的运砂专用线道敷设[7]
  • 1934年12月:站房改建,第2代站房投入使用[8]
  • 1968年:白老川运砂专用线道停用。
  • 1969年11月:跨线桥建成使用[8]
  • 1982年11月15日:货物提取服务中止。
  • 1984年:
  • 2月1日:手提行李提取服务中止。
  • 3月:白老川运砂专用线道残余路轨全数拆去。
  • 4月1日:业务委托化[8]
  • 1987年:
  • 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的营运由JR北海道继承。
  • 9月1日:第2度站房改建,第3代站房启用[8]
  • 2003年:站房内增设小卖店[9]
  • 2008年:小卖店转手[10]
  • 2020年:
  • 3月14日:因应民族共生象徴空间开业,加设副站名“Upopoi民族共生象徴空间前”[11]。同日起大部分特急“北斗”加停本站[12]。新跨线桥及自由通道等部分改善工程完工投入使用。[13][14]
  • 4月1日:白老町观光询问处开业[15]
  • 7月12日:位于桥上的临时闸口正式投入使用[16]。原本定于4月24日投入使用[14],但因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延后。
Remove ads

使用人数

资料取自白老町统计书。

更多信息 年度, 1日平均 乘车人员 ...

相邻车站

北海道旅客铁道
室兰本线
特急“北斗”2、4、21号
通过
特急“北斗”(除2、4、21号)、“铃兰
登别 (H28) - 白老 (H23) - 苫小牧 (H18)
普通列车
萩野 (H24) - 白老 (H23) - 社台 (H22)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