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胸翡翠

翠鳥科翡翠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胸翡翠
Remove ads

白胸翡翠(学名:Halcyon smyrnensis)又名苍翡翠,也叫白喉翡翠,广泛分布于亚洲,从西奈半岛向东延伸至印度次大陆中国印尼。这种翠鸟在大部分的分布区域内都是留鸟,尽管某些族群可能会进行短距离的移动。它们经常出现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捕食各种猎物,包括小型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螃蟹、小型啮齿类动物,甚至是鸟类。繁殖季节时,它们会在早晨从显眼的栖地(如城市区域的建筑物顶端或电线上)大声鸣叫。

事实速览 白胸翡翠,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类

白胸翡翠是许多由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他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第十版中首次正式描述的鸟类之一。他创建了二名法Alcedo smyrnensis[1][2]。林奈引用了埃莱阿扎·阿尔宾在1738年出版的《鸟类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Birds,其中包括对“斯米尔纳翠鸟”的描述和插图[3]。阿尔宾的标本被保存在酒精中,并由植物学家威廉·谢拉德收集,后者在1703年至1716年间担任英国驻士麦那领事[3][4]。当前的属名Halcyon由英国自然学家兼艺术家威廉·斯温森英语William Swainson于1821年引入[5]Halcyon是希腊神话中通常与翠鸟相关的一种鸟的名称。种小名smyrnensis士麦那(现今土耳其的伊兹密尔)的形容词[6]

目前共确认了五个亚种[7]

  • H. s. smyrnensis (林奈, 1758) – 南土耳其至东北埃及,伊拉克至西北印度
  • H. s. fusca博达尔特, 1783) – 西印度和斯里兰卡
  • H. s. perpulchra马达拉斯, 1904) – 不丹至东印度,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和西爪哇
  • H. s. saturatior休姆, 1874) – 安达曼群岛
  • H. s. fokiensis (Laubmann & Götz, 1926) – 中国南部和东部,台湾和海南

菲律宾褐胸翡翠H. gularis)通常现在被认为是单独的物种[8][9]。2017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研究发现H. s. gularis爪哇翠鸟H. cyanoventris)的亲缘关系比与白胸翡翠更为接近[10]IUCN红色名录国际鸟盟于2014年将它们拆分为独立物种,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于2022年也采取了相同的做法[11]。亚种H. s. perpulchraH. s. fokiensis有时会被归入H. s. fusca[12]

当地名称包括俾路支: aspi chidok; 信德: dalel; 印地语: kilkila, kourilla; 喜马偕尔邦: neela machhrala; 旁遮普语: wadda machhera; 孟加拉语: sandabuk machhranga; 阿萨姆语: māsorokā, মাছৰোকা; 卡查尔语: dao natu gophu; 古吉拉特语: kalkaliyo, safedchati kalkaliyo; 马拉地语: khundya; 泰米尔语: vichuli; 泰卢固语: lakmuka, buchegadu; 马拉雅拉姆语: ponman; 卡纳达语: Minchulli(ಮಿಂಚುಳ್ಳಿ), rajamatsi; 僧伽罗语: pilihuduwa.[13]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新加坡植物园
Thumb
卡齐兰加国家公园阿萨姆邦

这是一种大型翠鸟,长27—28 cm(10.6—11.0英寸)。成鸟有明亮的蓝色背部、翅膀和尾巴。它的头部、肩部、两侧和下腹部为栗色,喉部和胸部为白色。大喙和腿部鲜红。白胸翡翠的飞行快速且直接,短圆的翅膀会发出嗡嗡声。飞行时,蓝色和黑色翅膀上的大白斑可见。雌雄相似,但幼鸟的颜色较成鸟暗淡[14]

此物种与爪哇翠鸟(Halcyon cyanoventris)构成一个超种,大多数主要著作认可四个地理亚种。它们的大小、背部蓝色的色调以连续变化的形式存在,其中smyrnensisfusca的蓝色更偏绿,而saturatior的蓝色则更接近蓝色或紫色。菲律宾的H. s. gularis只有颈部和喉部是白色的,有时被视为独立物种,名为H. gularis.。亚种fusca分布于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体型略小,颜色更偏蓝,下体颜色比指名亚种更深。亚种saturatior分布于安达曼群岛,体型更大,下体颜色更深。亚种perpulchra(不一般被认可)分布于东北印度,比fusca小,下体颜色较浅[15]。偶尔也有发现白化现象[16]

Remove ads

分布与栖地

白胸翡翠在多种栖地中是一种常见的物种,主要分布在平原的开阔地区(但在喜马拉雅山区也曾见于海拔7500英尺的地方[17]),这些地区有树木、电线或其他栖息物。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正在扩大。

这种翠鸟分布广泛,族群并未受到威胁。在苏达班红树林中,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8只[18]

行为与生态

繁殖

Thumb
一对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在季风季节开始时进入繁殖期。雄鸟在领地内的高处显眼地栖息,并在清晨鸣声。此时,尾巴可能会摆动,在求偶展示中,翅膀会僵硬地打开一两秒钟,露出白色的翼镜。它们还会高高地抬起喙,展示白色的喉部和前胸。雌鸟在表示邀请时,会快速且持续发出kit-kit-kit...的叫声。巢是一条在土坡中的隧道(长度为50厘米,但也有长达3英尺的隧道的记录[19])。筑巢开始时,两只鸟会飞到合适的泥墙上,直到形成一个凹痕,它们可以在那里找到栖息点。随后它们会栖息并继续用喙挖掘巢穴。在干草堆中筑巢的情况也有记录[20]。通常一次产卵4至7颗圆形白色的。蛋需要20至22天孵化,而雏鸟在19天内羽翼丰满[21][22][23]

觅食与饮食

白胸翡翠显眼地栖息在领地内的电线或其他暴露的栖息物上,是南亚地区的常见景象。这种翠鸟主要猎食大型甲壳类动物[24]、昆虫、蚯蚓[25]、啮齿类动物、蜥蜴[26][27][28]、蛇、鱼和青蛙[29][30]。也有报告显示它们会捕食小型鸟类,如灰腹绣眼鸟肉垂麦鸡的幼鸟、麻雀和文鸟[21][31][32]。幼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33]。在圈养环境中,有观察指出它们很少饮水,虽然经常洗澡[34]

迁徙

有时候,鸟类会被夜间的灯光吸引,尤其是在季风季节,这表明它们可能是部分迁徙性的[21]

死亡率

这些翠鸟拥有强壮的喙和快速的飞行速度,当它们健康时,鲜有天敌,仅有的黑鸢[35]丛鸦掠食案例可能是针对病弱或受伤的鸟类[36]。曾有一只鸟被发现死在树上,喙嵌入木中,这被认为是在快速追捕猎物时发生的意外,可能是追逐灰腹绣眼鸟[32]。还有一些寄生虫被记录过[37]

19世纪时,这些鸟类曾因其鲜艳的羽毛而被猎杀,用来装饰帽子[38]。它是西孟加拉邦的邦鸟[39]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