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鱼级潜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鱼级潜艇(Barbel class submarine)为美国海军及英格斯造船厂(现属诺斯洛普格鲁曼集团)在1950年代所开发的常规动力潜艇,以青花鱼级研究潜艇唯一的青花鱼号(AGSS - 569)为设计基础,所以,它算是世界上最早实际采用‘泪滴型’船体的作战潜艇,也是率先将航管指挥中心改配置在船体内,不同于过去的在指挥塔。
Remove ads
概览
白鱼级全船体采用3.81 cm 厚的HY-80高强化钢材,让船体的最小屈服强度在80,000磅/平方英寸(552牛顿/毫米²),一般的潜航深度在215米,容许的最大潜航深度达320米。该级潜艇服役于1958年至1990年。
美军的使用经验,认为在冷战环境下使用泪滴型舰身设计获取高速性能的白鱼级潜艇设计非常成功,其构型在1950年代后期成为美国开发核动力潜艇的参考。1959年,美国同意将该级潜艇的设计资料转让给荷兰与日本,荷兰开发出剑鱼级潜艇,日本则开发出涡潮级潜艇,而荷兰向台湾出售的剑龙级潜艇的母版也是白鱼级。
2001年4月25日(美国当地时间4月24日),小布什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8艘常规潜艇,但美国早已不生产常规潜艇,除了向欧洲寻求现成的柴电潜艇设计,2004年年中,中华民国政府提交三项军购案备资准备购买8艘潜艇,美国政府曾有意采用白鱼级的设计为基础,配合新近的技术开发白鱼级的21世纪版本,亦有称美国向英国购买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向台湾出售支持者级潜艇,最终因主导立法院的泛蓝阵营反对中华民国海军购买潜艇而未果。[1]
Remove ads
同型舰
图片
-
北梭鱼号(SS-582)、1988年摄。
-
首艘白鱼号(SS-580)的下水仪式
-
在OMSI史馆的蓝背鱼号
-
在船坞内的白鱼号
-
蓝背鱼号内部的两具鱼雷发射管
-
近距离的指挥塔
-
使用的五叶螺旋桨在OMSI史馆陈列
-
船舱内部的设计及概况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