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皇明监国鲁王圹志
明朝末年,南明魯王朱以海的墓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皇明监国鲁王
发现经过
1959年金门国军在金门城郊古岗湖附近进行炸山采石及建构军事工程时,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后来证实是明太祖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鲁肃王朱寿镛之子,后人称南明鲁王朱以海的墓。
根据〈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墓记〉[2]叙述,1959年8月19日,金门国军在旧金门城外进行炸山采石的工程。在一次引爆后,露出一块原本埋于地下的石碑,在现场作业的军官继续往下挖掘,于往下一米处发现了圹盖及整座无刻文的石碑(文章作者当时推测为墓碑),确定发现一座由三合灰砌成的坚固古墓。
8月22日,作业的军官先在石碑后凿洞进入检视,于其内找到另一块石碑;这块石碑高63.5公分,宽47公分,厚5公分,由玄武岩制成。[3]经简单清洗后发现碑上刻有“皇明监国鲁王圹志”的字样,于是“皇明监国鲁王圹志”正式被发现,也确定这座古墓为南明鲁王朱以海的圹墓。
之后金门县政府、相关学者、当地仕绅与军方高层成立处理小组,进一步挖掘及维护此鲁王圹墓,并将相关出土文物交付金门县政府保管。[2]“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则运到台湾移拨给国立历史博物馆典藏。[4]
Remove ads
历史意义
在鲁王圹志出土之前,诸多史料或野史都流传郑成功“沈鲁王于南澳”、“迁鲁王于澎湖”[5]等传言,或指称郑成功与鲁王不合,甚至将他杀害。[6]因为“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在1959年出土,修正鲁王生平相关的历史误差,圹志铭文明确记载鲁王过世的原因与时间楚“……鲁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推翻明史所载被郑成功使人将鲁王沉溺海中的说法,澄清了其对明朝王室不敬并谋杀鲁王的传言谬误。[3] [7] 因其对南明历史与17世纪台湾明郑时期的研究提供具文化与学术意义的一手史料,于2011年被指定为国宝。[1]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