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皇甫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泰始元年(266年)十二月,西晋初次设置谏官,以散骑常侍傅玄、皇甫陶担任[2][3]。泰始二年春正月丙戌(266年2月28日),晋武帝司马炎派遣侯史光、皇甫陶、荀暠等人持节巡视四方,考察各地风俗,取消各地驱邪除恶的祭祀中不见于祀典的祝词[4][5]。起初,晋武帝虽然沿用汉朝和曹魏的礼制,在丧事中安葬死者便脱下丧服,但依然着深衣戴素冠,撤除宴席,如在丧期一样表示哀敬。泰始二年八月戊辰(266年10月8日),有关部门奏请改变这样的服饰并可以进膳食,晋武帝不答应,到丧礼完毕才恢复正常。到了晋武帝为母亲王元姬服丧,也是如此。九月乙未(266年11月4日),散骑常侍皇甫陶、傅玄领谏官,上书晋武帝陈述谏言,有关部门奏请废掉二人的官职。晋武帝诏令说:“凡是关涉言及君主的事,是大臣们最感为难的,又苦于君主不能听取采纳谏言,这是自古以来忠诚正直的大臣士子所感慨的事。每当陈述某事给君主,大多是深刻思考之后的结果,却要说恩准宽免应当由皇帝决定,这是什么话?希望大臣们详细评议。”九月戊戌(266年11月7日),有关部门上奏说:“大晋接续三皇的踪迹,继承舜禹的遗业,顺应天意时势,接受曹魏的禅让,应该全部使用前代历法和服饰,如同虞遵守唐的旧制一样。”晋武帝批准了奏议[6]。
傅玄向晋武帝推荐了皇甫陶,等到皇甫陶到了朝廷中央,两人互相不和,傅玄因为事情与皇甫陶发生争论,出言喧哗,被有关部门上奏,两人竟因此被定罪免官[7]。泰始八年(272年)春正月,晋武帝和右将军皇甫陶议论事情,皇甫陶和晋武帝发生了争执,散骑常侍郑徽上表请求处罚皇甫陶。晋武帝说:“敢于发表正直的言论,是我对左右大臣的期望。君主应经常把臣下阿谀取媚当做忧患,怎能把诤谏议之臣视为危害?郑徽越职擅自进表,不合我的心意。”晋武帝于是将郑徽免职[8][9]。之后皇甫陶官至大司农[1]。
Remove ads
子孙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