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偷窃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偷窃狂(Kleptomania,台湾作窃盗癖)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1],患者会有冲动去偷窃商店或私人住宅的东西,但偷来的东西既不是留用,也不是变卖现金,只是为了满足偷窃时的冲动快感。一些意见认为根据偷窃狂的主要特征,这种疾病可以是强迫症光谱(Obsessive–compulsive spectrum)的一部分。[2]

事实速览 偷窃狂, 类型 ...

偷窃狂常常没有被诊断出来,而患者常有焦虑、进食障碍和物质滥用等问题,而偷窃狂患者常因为这些相关的问题,而非偷窃狂本身,而接受治疗。[3]

偷窃狂的治疗方式包括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可使用特异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锂盐、抗躁症药物等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病情。[4]

Remove ads

症状与发病迹象

案例

  • 1987年12月,艺人龙君儿在商店偷取香水、水果糖等日常用品,以《窃盗罪》判罚2500元、缓刑3年。
  • 1999年7月,艺人林子祥在夏威夷店偷取墨镜,判赔75美元。
  • 2001年12月,艺人薇诺娜·瑞德在美国比佛利Saka百货偷取服饰,判缓刑3年。
  • 2007年12月,艺人布兰妮·斯皮尔斯在美国加油站偷取打火机,并且跟偷拍仔炫耀。
  • 2008年2月,艺人白灵在美国洛杉矶机场的礼品店偷取2本杂志、2组干电池。
  • 2011年2月,艺人琳赛·萝涵在朋友家偷取手链,经过朋友警告后通过助理归还。[5]

参见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