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泛大陆
古代超大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盘古大陆(Pangaea 或 Pangea[1];Παγγαία),又称泛大陆,是地球地质史上于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初期(约3.35亿至1.75亿年前)存在的超大陆,为迄今地质记录中最后形成的超大陆,亦是首个被地质学家完整重建的古代陆块[2]。
![]() |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约3.35亿年前(石炭纪),早期陆块冈瓦纳大陆、欧美大陆(Euramerica)及西伯利亚地块通过板块聚合形成泛大陆[3]。其名称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1912年创建,语源为古希腊语“πᾶν”(全部)与“γαῖα”(陆地,源于大地女神盖娅)。中文译名“泛大陆”属音意兼译,但与中国神话人物盘古无直接关联。
泛大陆呈C形分布,主体横跨地球南北极区[3],其外围被单一海洋泛大洋(Panthalassa,现今太平洋前身)环绕,内侧则存在由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特提斯洋(Tethys Ocean)。现代地中海与黑海被视为特提斯洋的残余海盆。大陆内部因极端大陆性气候形成广袤荒漠,地质记录显示该时期陆相红色层沉积广泛发育。
罗迪尼亚大陆解体形成了冈瓦纳大陆(又分为包括澳大利亚洲与南极洲克拉通的东冈瓦纳大陆与包括南美洲和非洲的西冈瓦纳大陆)以及劳亚大陆,以及单独的西伯利亚地块、波罗的地块等。在泥盆纪时,由于大陆间彼此的碰撞,约在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又相连在一起,此时相当于地质时代的二叠纪。泛大陆约于2亿年前(三叠纪末至侏罗纪初)开始分裂,此过程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时段重叠[3]。
Remove ads
分裂
泛大陆经过三个阶段的分裂,形成现今大陆的分布情形:
- 第一阶段:距今2亿3000万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盘古大陆西岸开始分裂形成现今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距今1亿7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裂缝加大开始形成北大西洋南部,盘古大陆重新分裂成仅有一小块陆桥连接的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
- 第二阶段:距今1亿5000万~1亿4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冈瓦那大陆分裂成五块,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印度次大陆、南极洲和澳大利亚洲。在白垩纪中期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加大形成了南大西洋,同时印度次大陆离开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向北漂移,印度洋开始形成。
- 第三阶段:距今6000万年前的古新世,劳亚大陆分裂成为北美洲、格林兰岛和欧亚大陆,北大西洋彻底形成。同时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分离开始向北漂移。在距今3500万年前的始新世,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相撞,特提斯洋消失,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在内的亚洲高山区开始形成。在渐新世,南美洲最终与南极洲分离并漂向北美洲;这也使得南极绕极流得以畅通无阻,最终使南极大陆的温度急剧下降。
Remove ads
重组
由于板块运动不断地进行,地质学家预测大陆将会再度形成一个超大陆,这个超大陆被称为终极泛大陆(Pangea Ultima 或 Pangea Proxima),预测在二亿五千万年后形成。
-
盘古大陆分解动态示意图
-
北美、南美、非、欧四洲,可互相接和在一起
概念的由来
存在的证据
形成
生命
裂痕和分裂
另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