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卢武铉政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卢武铉政府(韩语:노무현 정부/盧武鉉政府 No Muhyeon Jeongbu),又称参与政府(참여정부/參與政府 Chamyeo Jeongbu)[1],是2003年2月25日至2008年2月24日由第16任韩国总统卢武铉所领导的第六共和国第四届大韩民国政府。卢武铉政府提出了与国民一起实现民主主义、共同生活的均衡发展社会、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时代等国政目标。
Remove ads
背景
2003年2月25日,随着第16届总统选举当选的卢武铉就职,卢武铉政府上台,新千年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卢政府于2008年2月24日午夜结束。2004年6月成立的第17届国会是立宪史上首次夺取议会权力的第一个民主党,从一开始就提高了民众对政治改革的期待。
然而,随着朝野在四大改革立法和前史调查委员会的推动上的对立加剧,政治纷争愈演愈烈。[2]因此,尽管进行了各种改革立法的努力,但因与在野党的冲突而失败,也被批评为执著于意识形态问题。 此外,卢武铉因妻子受贿丑闻辞职后自杀。
外交
外交政策倡导东北亚平衡论。
2005年,卢政府成立了东北亚历史基金会,旨在系统地、长期地应对日本和中国歪曲历史和领土主张的行为。2006年与新生国家黑山建交。2007年与摩纳哥建交。
卢政府的对朝政策是以前总统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为基础的。这意味着,为了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需要通过共存政策缓和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朝鲜)之间的紧张局势,并通过经济支持谋求发展。一些人批评说,过度的绥靖政策阻止了朝鲜专制政权的垮台。
大韩航空858航班爆炸案争议
2003年,MBC和SBS广播节目展示了金贤姬住所周围。[3]对此,2011年,金贤姬辩称,卢武铉政府之所以曝光她的住所,是因为她没有出现在试图将大韩航空飞机爆炸事件推向NSP操纵案的广播中。金贤熙说,广播的内容是让金贤熙“承认我不是朝鲜特工,而是国家安全局的特工”。这是因为金正日妻子的侄子李汉英也在1997年因居住地址泄露而被谋杀。[4]

在总统选举中,他强调韩美之间的横向外交关系,追求前瞻性的后冷战外交,诉诸于2002年7月一名中学生在美国装甲车中丧生后加剧的反美情绪以及烛光守夜,在决定出兵后,对美国进行和解外交,招致进步派批评“亲美外交与保守无异”。
当时,美国由包括乔治·W·布什在内的新保守主义者统治。因此,卢政府与美国政府在对朝政策上经常发生微妙的冲突。就职后,当布什政府与朝鲜政策发生分歧时,它通过调解朝鲜与美国之间的冲突被评价为“中立外交”。
相反,在朝鲜问题上同美国表现出分歧,因此受到保守阵营的“危险的反美外交”谴责。卢政府主张,这种对美外交是在美国希望的东西不会造成大损失的情况下接受美国的要求,并以此为借口就朝鲜问题向美国“实用主义”外交。
事实上,曾担任白宫东亚和太平洋事务高级顾问的迈克尔格林在接受国内某日报采访时表示,卢武铉是“布什总统见过的最难以捉摸的人,但他是比任何一位总统都更加强韩美同盟的总统。”[5]
不参与以美为首的多防区系统,要求归还韩美联合司令部掌握的战时指挥权。
2007年4月2日,经过14个月的漫长谈判,韩国与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终于达成。2007年5月25日,协议文本对外公布。
Remove ads
国防
卢武铉政府把自主国防作为国防政策。
“国防改革2020”通过国防改革的“立法”,朝着文明的目标推进,评估认为,基于长期预算的增加,国防能力得到了加强。此外,2006年政府要求美国收回战时指挥权,美国决定在三年内将其移交给韩国军方,以备朝鲜半岛出现紧急情况。 一些国防专家批评说,2020年国防改革没有正确反映朝鲜的军事实力,这是一个关键威胁。[6]
在完善兵役制度方面,计划到2014年将兵役期缩短6个月。[7]
政治
首次引入“政党名单比例代表制”,进步党民主劳动党因此成功挺进国会,因民众要求政治改革和面临弹劾形势,议员中有187名新人当选。平均年龄为51.7岁。第十八届国会选出134名初任议员,平均年龄53.5岁。此外,由于一半的比例代表由女性担任,女性立法者人数的迅速增加趋势明显。第17届共有39名女议员,其中地方选区10名,比例29名,成功进入国会。 第十六届国会只产生了21名女议员。 “国务院委员确认听证会”也制度化。
他主动放弃了与普通检察官的对话及对检察权独立的意志、放弃党权等对现有总统的手足等权力功能的控制,实现了对权威政治文化的克服。再加上提出了非专制总统,导致长期被韩国社会视为禁忌的总统可能会受到公开批评(或贬低)的局面。卢武铉总统表示:“骂总统是民主社会中拥有主权的公民的理所当然的权利。如果主权者可以通过咒骂总统来缓解压力,我会很高兴地听。”
在总统选举中,他以约48.9%的得票率当选,即2455万张选票中的1201万张。排在第二位的李会昌候选人获得了1144万张选票,落后于卢武铉候选人57万张选票。
分地区看得票率,庆南27.08%、釜山29.86%、庆北21.65%、大邱18.68%、全南93.39%、光州95.18%、全北91.59%、首尔51.30%,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区域结构。但是,岭南和湖南的得票比例相差较大,并非完全清算区域格局。
作为卢武铉政府的主要国家任务之一,实施了分权政策以实现国家平衡发展。卢政府坚持要追求国家的均衡发展,以防止集中在大都市区造成的危害。因此,制定了三部国家平衡发展特别法:《国家平衡发展特别法》、《新行政首都建设特别法》和《地方分权特别法》。此外,在一些公共机构迁往地方之后,制定了创新城市计划。
随着新行政基本建设特别法的制定,执政初期实施了新行政首都搬迁计划,但因宪法法院裁定违宪而无法搬迁。之后,新的行政首都搬迁计划被修改并修改为多功能行政城市建设特别法,导致世宗特别自治市的建设。
在2004年第17届国会第一次常会上,顶着弹劾的逆风取得国会多数席位的开放国民党将4项法案指定为改革目标:国家安全法、私立学校法、历史真相查明法和媒体关系法。由于这“四大改革法”的争议,从2004年第一次国会开始,朝野就屡屡被打残。大国家党将其定义为“舆论分化法”,并予以强烈抵制。结果,四大改革立法在反对党之间适度妥协,沦为“破烂法”。[8]
经济
卢政府的经济政策受到韩国保守派和进步派的相互矛盾的评价。保守派指责他的经济政策基于“反市场主义”,导致出现反商业情绪和阻碍投资,导致经济衰退。另一方面,进步人士批评卢武铉总统作为新自由主义者奉行亲企业和反工人的经济政策。[9]对于批评,卢武铉总统本人在青瓦台与财阀首脑的会谈中说:如果把参与政府的经济政策说成是亲劳动者政策,劳动者就会生气。虽然我没有加入全经联,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我是全经联的成员。”[10]
卢武铉总统的经济政策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首先,实际进展甚微。房地产措施方面,虽然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仍无法阻止暴涨,感知经济指数跌至谷底。 虽然成为净债权国,但也有评估认为,随着扩大开放后企业投资萎缩,其增长潜力下降。[11]
但也有积极的方面。由于房地产措施导致投机情绪减弱,市场上的大部分投机资金流向了股市,这与KOSPI和KOSDAQ指数的大幅上涨直接相关,有助于企业增加管理资金。此外,在贸易收支和经常账户领域,自金大中政府以来连续五年录得顺差(年均经常账户顺差132.73亿美元),出口表现也是前几届政府中最好的。尽管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20,000美元。而自从政府从净债务国转为净债权国以来,它也成为了五年的净债权国。
此外,由于其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尽管在国内外也引发了正反尖锐对峙等诸多争议,但它是第一个与美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国家。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