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6月伊朗空袭以色列
2024年伊朗—以色列衝突和中東危機 (2023年至今)的一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5年6月13日晚上,伊朗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向以色列多个目标发射超过150枚弹道导弹及逾100架无人机[7],作为回应数小时前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及军事据点的空袭[8]。伊朗将这次行动命名为“真实承诺行动 III”(波斯语:عملیات وعده صادق ٣)[9]。这场攻击显示两国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并正式进入公开对抗阶段。事件在地区及全球层面均引发强烈震荡,不但导致国际油价急升,亦打乱全球航运路线,多地空中交通亦一度中断。联合国接连发声呼吁克制,各方对中东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忧虑亦随之升温。
Remove ads
背景
伊朗与以色列的宿怨已持续数十年,构成中东长期地区冲突的一部分。双方一直透过间接手段交锋,例如在叙利亚及黎巴嫩等地进行秘密行动及代理人战争,而并非直接交战。两国在争夺地区主导权方面竞争激烈,并在多项重大议题上立场针锋相对,包括伊朗核计划、伊朗支持的武装势力在叙利亚、黎巴嫩及也门的部署,以及以巴冲突。
过去这场被形容为“影子战争”的冲突,已见以色列多次空袭叙利亚境内的伊朗目标,并曾对伊朗高层人物进行暗杀。然而,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本土发动空袭,象征这场冲突进入新阶段,成为伊朗大规模报复的导火线。据报导,是次袭击导致多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层丧生,包括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参谋总长穆罕默德·巴盖里[10]、副总长吴拉姆·阿里·拉希德、伊朗最高领袖的资深顾问阿里·沙姆哈尼,以及圣城军司令伊斯梅尔·贾尼[10]。伊朗官媒同时证实,包括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及穆罕默德·迈赫迪·德黑兰奇在内的6名核科学家被暗杀[10]。
遭袭击的重要设施之一是纳坦兹核基地,当中试验用燃料浓缩厂被炸毁,该厂配备能将铀浓缩至60%的先进离心机。当地电力基建及附属建筑亦遭破坏。此外,伊斯法罕核科技/研究中心亦被击中,导致金属铀生产设施及浓缩铀再转换设施受损[11]。其他空袭目标还包括多个革命卫队军事基地及地区指挥中心。
以色列出动约200架战机,对伊朗境内约100个目标发动空袭[12]。多个消息形容是次行动“前所未有”[13]。据伊朗驻联合国代表透露,袭击造成78人死亡,超过320人受伤,当中大多为平民,包括妇女及儿童[14]。
德黑兰市内及多处军事设施周边传出爆炸声,高级官员住所附近亦受到波及,多个民居区更发生火警。以色列方面表示,行动属于“预防性”或“先发制人”打击,目的是阻止其所认为的伊朗核威胁日益升高。但伊朗强烈谴责这场空袭为公然侵犯其主权,并构成对国家安全的直接挑衅。德黑兰更将此行动视为“宣战行为”[15],扬言将公开、直接作出回应,以维护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16]。
以色列过去主要在叙利亚境内打击伊朗目标,今次首次直接攻击伊朗本土,被视为局势的重大升级。美国官员则确认袭击由以色列发动,但强调美方并未参与,仅事先收到通知[12]。
Remove ads
行动名称
伊朗将是次袭击命名为“真实承诺行动 III”(波斯语:عملیات وعده صادق ٣),并在行动后由官方正式公布。此名称旨在突显伊朗早前曾警告将会报复以色列空袭,今次行动正是履行承诺。“真实承诺行动 III”属于一系列延续使用同一名称的行动。最早的“真实承诺1”作战[17]可追溯至2024年4月,由伊朗发动;其后在2024年10月,伊朗对以色列的空袭则被命名为“真实承诺2”行动[17]。这一名称带有浓厚的宗教与道德意味,既为行动提供正当性,也向外界释出讯号,表明伊朗的警告并非空谈,必要时将毫不犹豫作出果断回应[18]。
伊朗革命卫队顾问易卜拉欣·贾巴里早于2025年2月曾表示,“真实承诺行动 III”将会在“合适时机”展开,目的是摧毁以色列,并将特拉维夫与海法夷为平地[19]。
袭击
以色列于6月13日对伊朗展开空袭后,伊朗随即扬言将对以色列作出“严厉回应”,并表示将针对驻中东各地的以军与美军基地发动攻击。美方其后紧急撤离部分驻伊拉克人员,并批准区内美军家属疏散[7][20]。
以色列国防军准将埃菲·德弗林表示,伊朗当日上午首先派出逾100架见证者无人机攻击以色列[21][22]。约旦首都安曼亦响起空袭警报[23]。部分无人机在约旦领空遭约旦皇家空军拦截,另有部分被以色列空军在沙特阿拉伯及叙利亚上空击落[24]。稍后以色列当局撤销让民众寻求庇护的命令,显示大部分甚至所有无人机均已被摧毁[7]。
当晚约9时,即伊朗向以色列发射数十枚导弹前10分钟,以色列民众接获手机警报。以军估计当晚共发射不足100枚弹道导弹,50枚被铁穹防御系统拦截。但伊朗官媒则宣称发射数百枚。至晚上约10时10分,当局解除警戒,准许市民离开避难所[25]。伊朗称这次报复行动为“真实承诺行动 III”,并指导弹命中多个军事目标及空军基地[26]。包括特拉维夫在内的以色列中部地区多处建筑物受袭,以色列国防部大楼附近也遭袭,以色列北部地区的以色列国防军基地同样遭到袭击[25][27]。
红大卫盾会表示,事件中至少63人受伤,其中一人危殆、一人重伤、8人轻伤,其余人员则伤势较轻[28]。其中一名重伤女子其后不治身亡[29]。以色列消防救援队在特拉维夫一幢受袭建筑物中救出两人[30],以军后方司令部亦在该市另一地点救出一名平民[25]。
Remove ads
凌晨约1时[25],伊朗再度发射数十枚导弹。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大部分导弹已成功拦截[31]。袭击造成7人受伤,其中一人为轻伤[32]。2名红大卫盾会救护员所乘的重症监护车遭弹片击中,2人被玻璃碎片轻度割伤[33]。
上午,伊朗向以色列北部和中部地区发射导弹。第一枚导弹袭击塔姆拉的一栋居民楼,造成四名妇女死亡。[37]后面几枚导弹击中巴特亚姆的建筑、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基列以革伦的一家购物中心以及特拉维夫,造成6人死亡,7人失踪[38]。以色列中部地区同时遭到来自也门的导弹袭击,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39]
受伊朗支持的也门武装组织“胡塞运动”6月15日表示,在以色列大规模轰炸伊朗后,他们“在不同时间”向以色列敌方敏感目标发射了“多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40]。
伊朗发射的导弹的碎片还击中约旦河西岸的两处地点,造成火灾以及人员受伤。[41]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多枚导弹,至少击中四处地点,造成5人死亡,90多人受伤。佩塔提克瓦的一栋建筑被击中,特拉维夫至少有两处建筑被击中。[44][45]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特拉维夫分处被导弹碎片击中。[46][47][48]海法的炼油厂遭袭后造成3人死亡。[49]
傍晚,伊朗朝以色列发射泥石导弹。导弹被以色列拦截,导弹碎片击中一辆汽车,造成一名男子轻伤。[52]
以色列国防军估计,自冲突爆发以来,伊朗已向以色列发射了400枚导弹和1000架无人机,只有20枚导弹击中了城市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远低于以色列的预期。此外只有不到200架无人机进入了以色列领空,但均未击中任何目标。[53]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约20枚弹道导弹,击中了以色列中部和南部至少四个地点,造成271人受伤。[54]
伊朗的导弹击中了贝尔谢巴的建筑[55],微软在当地的办公室附近发生火灾[56][57]。贝尔谢巴中心火车站也受损。[58]海法有20多人受伤。[59]一名妇女在卡尔米埃勒避难时因心脏病身亡。[60]
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伊朗迄今已向以色列发射了520枚弹道导弹,其中只有25枚导弹击中地面。[61]
以色列在南部地区拦截了两架伊朗无人机。[64]以色列方面表示自战争开始以来共击落470架伊朗无人机,拦截率达99%。[65]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击中了以色列控制下的11处地点[66][67],造成86人受伤[68]。海法一个广场被伊朗导弹击中,造成3人轻伤。[69]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15枚导弹,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大多数导弹被防空系统拦截[70][71]。以色列电力表示,一枚导弹击中基础设施附近后,导致以色列南部电力中断。[72]
伤亡
以色列传媒《国土报》引述紧急救援部门报导,伊朗发射导弹袭击以色列期间,造成至少40人受伤。美方消息则称,全国各地共最少有41人受伤。法新社报道,地面有7人受伤。
以色列紧急医疗机构红大卫之星指出,大特拉维夫地区有34人受伤,其中一名女子被瓦砾掩埋,情况危殆。第12频道则引述该机构数据指,事件共造成63人受伤,其中一人危殆、一人重伤、8人中伤,其余为轻伤。当局亦确认一宗死亡个案。特拉维夫救援人员在一幢倒塌大楼中救出2名生还者[74]。
特拉维夫市中心一栋现代住房楼宇受袭严重,多个单位起火,建筑物冒出浓烟。毗邻建筑亦出现重大外墙损毁,窗户爆裂,大量变形金属悬挂于外墙。拉马特甘地区亦传出多宗破坏事件,数辆汽车被焚毁,三幢住房明显受损。市政当局表示,当地有9幢建筑物被完全摧毁,另有数百座建筑受损不等。约100名居民因导弹袭击需紧急撤离[75]。
以军表示,少数建筑物在拦截导弹过程中被弹片波及,造成一定损害,但整体数量有限。
后续
是次攻击事件令整个中东地区局势急剧升温,外界忧虑冲突或进一步失控。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区内安全及核设施可能遭波及表示严重关切[75],进一步凸显事件的危机性。以色列政府随即宣布全国进入最高警戒状态。以军呼吁民众留在避难设施,准备应对新一轮袭击。政府同时宣布全国停课、禁止所有公众集会,并取消主要机场航班,实施多项防范措施。
伊朗方面亦加强部署,宣布领空将封闭至6月14日下午2时,并在德黑兰启动防空系统,准备拦截可能来袭的以色列导弹。德黑兰更威胁针对为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援的国家设于区内的基地展开攻击,显示冲突或将扩展至第三方。
受战事冲击,国际油价急升超过10%,升至自1月以来新高,市场普遍担心中东能源供应中断,尤其是经战略重地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美国股市应声下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79%,标准普尔500指数亦回落0.69%。投资者转向黄金及瑞士法郎等避险资产,带动其价格上升。以色列传媒指出,对伊朗的空袭行动成本高达15亿美元,为国防预算带来重大财政压力[76][77]。马士基暂停旗下船只停靠以色列海法港。[78]
伊朗与美国原本拟在阿曼举行的第六轮间接核谈判已被无限期搁置。伊朗同时警告,将考虑削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冲击国际核监管制度。欧洲国家正面临是否重新对伊朗施加联合国制裁的压力,惟相关“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将于十月到期,令重启制裁变得更加困难,也增加国际社会阻止伊朗核计划进一步发展的难度[79]。
反应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攻击后,国际社会反应不一,既有谴责也有斡旋,反映出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各方立场分歧。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双方展现“最大克制”,强烈谴责区内任何形式的军事升级。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则与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及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分别通话,批评以色列的先发制人空袭,并提议担任两国间的调解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重申以色列“有权自卫”,并呼吁局势降温,惟有关声明遭人权组织猛烈批评,指其“可耻”,变相“纵容”以色列发动“毫无正当性”的军事行动[80]。《Democracy Now!》形容以色列的空袭为“非法”与“不正义”,全国伊朗裔美国人理事会则批评该行动“缺乏法律依据”。曾担任美伊对话斡旋国的阿曼则对袭击表示遗憾,并暗示空袭时机或意在破坏原定的谈判进程[79]。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指“伊朗必须在为时已晚前达成协议”,明确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他保证会继续提供军援,并已授权美军协助拦截伊朗首波导弹。白宫同时向德黑兰发出警告,若伊朗针对美方人员或设施发动攻击,美国将采取军事回应[79]。
参见
- 2024年4月伊朗空袭以色列,代号:“真实承诺1”[17]
- 2024年10月伊朗空袭以色列,代号:“真实承诺2”[17]
- 2025年6月以色列袭击伊朗,伊朗空袭以色列的前因。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