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眼镜凯门鳄
短吻鳄科凯门鳄属的一种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眼镜凯门鳄(学名:Caiman crocodilus),又名眼镜鳄[6]、白鳄[7]、斑纹鳄[8],是凯门鳄属的一种鳄鱼,它的体色呈褐色、绿色或黄灰色,因其眼球前端有一条眼镜架般的横骨而得名。其身长可达1.4至2.5米(4英尺7英寸至8英尺2英寸),体重为7至40公斤(15至88磅),雄性比雌性更长且更重。其饮食因季节而异,通常包括螃蟹、鱼类、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蜗牛。繁殖期为5月至8月,雌鳄鱼于7月和8月会产下14至40枚卵。这种鳄鱼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拉丁美洲的本地物种,并被引入美国、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区。[2]
Remove ads
身体特征

眼镜凯门鳄体长最大可达2.5米,初孵出来的幼鳄有20至25厘米长。眼镜凯门鳄嘴较其他短吻鳄科细小,背面呈橄榄绿色,头部、身体、尾部上有个多深色斑纹,背部及尾部上则有深棕色或黑色的横带纹,肚皮的颜色则是纯米色或者浅黄色。初孵出来的幼鳄下颌两侧有淡色斑,长大到大约35厘米长时,这些斑纹会全部消失。
分布地
习性
眼镜凯门鳄一般栖居于广泛的水域栖息地。与其他鳄鱼一样,食物随年龄、季节及栖息地的不同而变化。幼鳄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特别是鞘翅目昆虫,也会进食螺、虾及蟹等水生动物。成年鳄则主要以脊椎动物为食,包括水生及陆生的脊椎动物。它们的捕食策略包括静伏不动,偷袭路过的陆生脊椎动物,于水中偷袭游近的鱼类与其他水生脊椎动物。此外,它们有时也用身体和尾巴驱赶鱼类到浅水处,或者于开阔的水体将鱼类驱赶到狭窄的岸边后再捕食。
眼镜凯门鳄的求爱行为包括跃出水面、炫耀尾巴,以及轻咬和摩擦头部与颈部等。它们于不同地点的造巢活动的高峰期也有不同,一般多在潮湿季节。它们的巢由叶子、小树枝、杂草以及泥堆成小丘状。
雌性的眼镜凯门鳄每次产卵可达40颗,而整个孵化期雌性会有规律地关心和保护巢址。幼鳄出壳时发出叫声,雌性将巢挖开护送雏鳄进入水中,而有时雄鳄也协助。雌鳄也会用嘴帮助胚鳄破壳而出,并用嘴携带幼鳄进入水中。
眼镜凯门鳄于其一生中不同时期均有不同敌人。捕食鳄卵的动物包括有黑点双领蜥、发冠长脚鹰、食蟹狐、浣熊、长鼻浣熊和戴帽猴等。而以雏鳄和幼鳄为食的则有鲶鱼等食肉性鱼类、龟、其他成年鳄鱼、夜鹭、鹳、鹰、虎猫以及家猪等。美洲豹、森蚺、黑凯门鳄、奥利诺科鳄就会捕食成年眼镜凯门鳄。
种群动态
眼镜凯门鳄分布广且数量多,是提供国际鳄皮贸易的最主要种类。于原生地以外地方,它们是极具威胁性的外来物种。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