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知识阶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知識階層
Remove ads

知识团体英语:Intelligentsia,拉丁语:intelligentia)是由从事复杂的智能劳动且旨在传播某种文化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团体。因此,从作家、艺术家到学校教师、书籍的读者都可被包括在此概念中。在革命前的俄罗斯,此概念最初被用于形容在文化上和政治上有主动性的人。知识团体的俄语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一词被定义为“接受了专业教育,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特殊领域具备平均水准以上之能力的心劳者”[1]。但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更具体地指于公元十九世纪中叶在俄罗斯出现的知识分子,他/她们“道德感强烈、有深重的使命感与罪恶感、具有批判意识、与一般大众疏离以及与官方权力隔绝”[2]

Thumb
俄罗斯作家彼得·博博里金将知识分子定义为:社会的管理者、社会高雅文化的创造者。

1860 年代,记者彼得·博博里金(Pyotr Boborykin)普及了“知识分子”一词,以识别和描述俄罗斯社会阶层,即受过大学教育、从事智力职业(法律、医学、工程、艺术)的人,他们创造了文化和艺术。社会运作的主导意识形态[3][4][5]

根据维塔利·特皮金(Vitaly Tepikin)博士的理论,知识分子通常具有的特征是:

  1. 具有先进的道德理想、对邻居的道德敏感度、表达的机智和温和;
  2. 富有成效的脑力劳动以及持续的自我教育;
  3. 拥有基于对人民的信仰的爱国主义,以及对大小祖国无尽的、无私的爱;
  4. 知识分子各阶层与生俱来拥有创造力,亦有禁欲主义倾向;
  5. 具有独立人格,言论自由; 对政府持批评态度,公开谴责不公现象;
  6. 凭良心忠于原则,在压力下保持优雅,有克己的倾向;
  7. 对现实的模糊认知,导致政治上的反复无常,有时甚至演变成保守主义;
  8. 拥有怨恨感,汇因政治和政策未如愿而从公共领域退出到内部群体;
  9. 拥有关于艺术、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争论,并因此划分了知识分子的不同群体。[6]
Remove ads

翻译

中国学者通常将俄语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英语:Intelligentsia)一词翻译成知识阶层,以强调其共同使命,强调它是一个知识人组成的共同体;而将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ы(英语:intellectuals)译为知识分子,强调其职业特征和教育特征。[7]事实上,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 一词在不同文献中也被翻译成知识分子鲁迅在《三间集》中将该词翻译成“印贴利更追亚[8]

余英时在《中国知识阶层史论》一书中使用知识阶层的概念, 用以阐述分析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阶级[9]

孙中山认为,知识阶级里面,“就是有有害的知识,没有有益的知识。”[10]

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俄罗斯知识阶层代表人物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