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亭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亭之战发生在228年(吴黄武七年、魏太和二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向曹魏诈降,魏大司马曹休中计深入,向皖城接应。孙权亲至挥鞭至皖城[1],命陆逊迎击魏军。双方在石亭决战,陆逊居中,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使曹休大败。
经历
吴黄武七年、魏太和二年(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引曹魏大司马曹休领兵向皖,曹叡同时又派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到江陵;周鲂借由修书七次诈降曹魏,指出吴国可破,亲自断发诈降博取曹休信任,曹休在五将山接受周鲂上表,不多怀疑而中计[2],曹叡又命各军与曹休会合一同进攻,以十万步骑朝向皖城接应,司马懿取江陵,贾逵取东关,以三路袭取吴国。
此时陆逊统领朱桓和全琮各督三万人迎击曹休,曹休见中计但自恃兵多而决心一战。朱桓曾献计领兵到夹石和挂居,一举生擒曹休,继而可以攻下寿春和占领淮南地区,但陆逊认为不可行,没有使用。
贾逵此时见东吴在边境并无防备,知道曹休一定会因深入而被早已准备的吴军击破,贾逵于是部处诸将水陆并进,又生擒吴兵。孙权委任陆逊为大都督,与朱桓和全琮迎击曹休,双方决战于石亭,大败曹休,一举击溃魏国十万兵马,斩杀万多人,万辆牛马车乘,军资器械亦都全数略夺。贾逵得知曹休已败,吴军更到夹石截击曹休的败兵。贾逵于是快速行军,并多设旗鼓作疑兵,吴军看见了远处的贾逵援军,于是迅速撤离战场,曹休得以幸免于难。
Remove ads
参战将军
|
战后
曹休虽然得到贾逵的救援才得以撤退,但仍埋怨贾逵行军太迟。所以叫主管人命贾逵到战场去捡曹休遗失的使节杖。贾逵认为自己没有过失,所以对曹休说:“我是来帮国家担任豫州刺史的,不是来捡丢掉的使节杖的。”于是率军回营。接着贾逵与曹休两人互相弹劾,曹魏朝廷虽然知道贾逵没犯错,但也想到曹休是宗室身份,且责任重大;所以对两人都不责难。[4]
曹休在石亭之战前本就看不起贾逵,后来更打算以行军晚到之罪惩处贾逵,但贾逵始终没有多言,当时的人因此而更认同贾逵[5]。同时,曹休为此战过失上书谢罪,曹叡派杨暨安抚,赐礼隆重,曹休不久发背疽而死。
陆逊回军,受到孙权极大荣宠,赠送自己的车盖给他[6],命左右覆盖陆逊[7],脱下钩络带亲自给陆逊戴上[8],赠给陆逊缯彩、丹漆。孙权为群僚召开酒宴,酒酣,让陆逊跳舞,又脱下所穿的白鼯子裘赠给他[9],并与陆逊对舞[10]。等到陆逊回西陵,又赠给他御船[11]。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