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廷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廷柱(1599年—1661年),汉军正白旗瓜尔佳氏辽东都指挥使司(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万历时,为广宁卫(今锦州市北镇市守备天启二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率兵攻打,遂从众降之。被授世职游击,降清后屡立战功,封三等伯,官至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加少保太子太保衔。顺治十八年二月(1661年3月)过世,朝廷赠少傅太子太傅,谥忠勇,立碑纪绩。[1]享年63岁。[2]

事实速览 忠勇伯 石廷柱, 国家 ...
Remove ads

家族由来

石廷柱的家族,祖上为定居在女真苏完部的女真人,姓瓜尔佳氏,为满族八大姓之一。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其曾祖父布哈,为建州左卫指挥,而布哈之子阿尔松阿,即廷柱的祖父,也在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世袭该职位。而阿尔松阿之子石翰,也就是石廷柱的父亲,举家迁至辽东,遂以“石”为氏,在辽东定居下来。而石翰有三子,分别为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此即为石家之由来也。[1]

据《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二十二、镶黄旗汉军》卷22,崇徳二年(1637)七月,石廷柱出任首任汉军旗左翼都统(固山额真),右翼都统为马光逺。崇徳四年(1639),又将原两支汉军旗都统扩展为四支汉军旗都统,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其中正白镶白汉军两旗首任都统为石廷柱。

生平

广宁降清

明朝万历期间(1573年1620年),石廷柱被任命为广宁卫(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守备,其兄长石天柱则为同卫的千总[1]

时间来到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率兵前来攻打广宁城,此时原本镇守在该城的巡抚王化贞因兵败,逃回关内。石天柱便只好与诸生郭肇基一起出城门去拜谒努尔哈赤,并且石天柱向努尔哈赤说道:“我们已经控制住城门了。”于是努尔哈赤便在隔天入广宁城,石廷柱也从众一起向努尔哈赤投降,于是石廷柱被授予世职游击的职位,并管辖这次一同投降的兵卒们。[1]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的石廷柱,后隶属于汉军正白旗。[3]

天命十一年(1626年),因喀尔喀蒙古巴林部贝勒囊努克背弃与后金的盟约,前来劫掠后金领地。所以在四月初四时(4月29日),石廷柱便跟随努尔哈赤一齐前往讨伐,攻取其寨并且得其牲畜后归还,战后,石廷柱因功被努尔哈赤晋升为三等副将(三等男爵)。[1][4]

己巳之变

天聪三年五月二十四日(1629年7月14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派遣副将石廷柱等,率兵搜剿,明朝平辽总兵官、征虏前将军、左军都督毛文龙所属的辽东各岛屿。石廷柱则负责率后金兵两百名。前往黄骨岛。而后有来自于石城岛的明军前来进攻。石廷柱于是率领后金兵击杀明军二百人。并且还生擒了十九人。[5]而后,石廷柱还在该年的十月,与皇太极一起攻伐明朝,史称“己巳之变”,这是第一次后金女真政权入塞攻明,崇祯帝下令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蓟辽督师袁崇焕等将领前往驰援,随后后金兵一路攻至北京城之下,与明军在广渠门交战后,双方互有死伤,于是后金兵遂退回满洲,但一路上抢掠财物无算,收获极大。且此事件也导致了之后,袁崇焕被崇祯帝问罪,继而凌迟处死的部分因素。[1][6]

天聪四年正月一日(1630年2月12日),后金大军返还到沙河驿(今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沙河驿镇)时,身为副将的石廷柱与文馆总领袖达海以汉语谕告城中的军民出降;二十日(3月3日),皇太极领军自永平府三屯营(今河北省唐山市三屯营镇)而过,所到之处莫不归顺。但是皇太极此时听闻,明军某杨姓总兵领兵二千,在十八日夜进入三屯营,三屯营因而复叛,皇太极于是派遣达海、穆成格、副将石廷柱三人率领后金兵千人,前往侦察汉儿庄是否有又叛变的情形。[7]于是在当天夜里,三人收复了汉儿庄,于是汉儿庄与三屯营、喜峰口诸堡等复叛至此再度向后金投降。并后便带着汉儿庄的城守游击兼守备的官员以及1名城中百姓,前来拜见皇太极,而后皇太极便使人于该城驻防。[1][8]

Remove ads

祖大寿降

天聪五年(1631年),明朝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大凌河筑城,皇太极便率军前往围攻。祖大寿所部,因大军围攻而日益窘迫,因此在十月二十五日(11月18日),祖大寿便让侄子祖泽润向后金军射书请降,并向皇太极请求,让他派遣石廷柱前来与其讨论投降事宜。[9]石廷柱便与达海一起到该城的城南与其会面,首先让阵前刚俘获的千总姜桂前去刺探祖大寿此举的实际情况,而后姜桂带着城内游击韩栋及从者一人前来向廷柱等人言道,祖大寿想让石廷柱越过壕沟,好告诉他自己的心腹之语。而后祖大寿让他的养子祖可法前去后金军营中担任人质,并与贝勒济尔哈朗岳讬等人行抱见礼。而后便派遣石廷柱、带着文馆库尔缠觉罗龙什参将宁完我一起前往祖大寿处,而后宁完我率数人立于壕边。只有石廷柱一人跨过壕沟。与祖大寿相见。[1][10]

祖大寿对来访的石廷柱说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岂有不死的道理。但为国为家为身。三者并重。我等既不能尽忠朝廷。报效国家。只能珍惜自身性命。因此决意归顺于大汗。但是自己虽然得以生还。但却不能与妻子相见。活着又有什么好呢。尔等果不回军。进图大事。当务之急是先准备良策。以攻取明朝的锦州,如果攻下锦州,则我的妻子亦得以相见,惟尔等图之。”二者讨论完后,廷柱便返回了后金的军营。[1][11]

十一月一日(11月23日),皇太极迎祖大寿于五里之外,而祖大寿则杀死副总兵官何可纲后率众将投降后金。[12][13]而后皇太极让祖大寿回去作为内应,以夺锦州城(今辽宁省锦州市)。此时,佟养性乌真超哈昂邦章京(皇太极时汉军八旗的总兵官),廷柱则为其副手。[1]

Remove ads

屡立战功

天聪六年七月(1632年8月),佟养性病逝。[14]于是石廷柱便取代他为昂邦章京。并随皇太极征伐察哈尔部,且多有斩获。[1]

天聪七年六月十九日(1633年7月24日),天聪汗皇太极下令,派遣兵部贝勒岳讬户部贝勒德格类一起率领右翼一等总兵官楞额礼、三等总兵官兼镶红旗固山额真叶臣;左翼一等副将兼镶白旗固山额真伊尔登昂阿喇及每旗副将一员、每甲喇额真一员、每牛彔代子一员,还有及旧汉军额真石廷柱、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率领马步兵万余人,前往攻取明朝的旅顺口[1][15]而后金军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攻下了旅顺口,八月二十一日(9月23日)时,皇太极率领诸贝勒大臣,在盛京城的十里外,迎接自旅顺口凯旋的贝勒德格类和岳讬等人,并且亲自用金杯酌酒,以慰劳石廷柱等人。[16]八月二十八日(9月30日)时,皇太极论功升石廷柱为三等总兵官(三等子爵)。[1]

天聪八年七月五日(1634年7月29日),皇太极下令四路伐明,四路大军于沿应州会合,并先后攻打宣府与大同。石廷柱也随军出征,攻应州,克石家村堡[1]

Remove ads

评价

清史稿·列传十八》:“养性、廷柱先世本满洲,怀旧来归,申以婚媾。永芳归附最先,思忠为辽左右族,皆蒙宠遇,各有贤子,振其家声。光远初佐养性,后与廷柱分将汉军,罢而复起。玉和战死。同时诸降将有绩效,赏延于世,或其子显者,得以类从。后先奔走,才亦盛矣。”

家族

(关于其家族谱系,又见其孙康熙十五年进士石文桂篇)

  • 妻子:元配何氏,兄副都统何儿哥里和石廷柱交好;赵氏。

子女

  • 第一子:绰尔门(字关紫),一等侍卫。妻李氏,佟养真女婿西安将军李思忠之女。墓碑收录于《雪屐寻碑录》 。其子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进士石文桂
  • 弟二子:绰和纳。
  • 第三子:华善(?-1695年),为和硕豫亲王多铎的女婿,娶豫亲王府第三女郡主,被封为和硕额驸,历任内大臣、安南将军、平寇将军等,后官至定南将军。
  • 第四子:石琳(1639年-1702年),历任山东按察使、河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湖北巡抚云南巡抚等封疆大吏,后官至两广总督
  • 另二子:石璟、石政亦石珍,字璜公,配姜氏,墓碑收录于《雪屐寻碑录》。
  • 女石氏,嫁镶黄旗汉军佐领范承荫(父大学士范文程)。

孙辈

曾孙辈

  • 富达礼:石文炳之子,康熙三十四年十一月(1695年12月)袭三等伯爵,雍正八年六月(1730年7月)缘事革退,后代降袭一等子爵又一云骑尉的爵位
  • 观音保:石文炳之子,历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等,官至都统
  • 瓜尔佳氏(?-1718年):石文炳之女,原为清朝太子妃,后为和硕福晋,丈夫为和硕理密亲王允礽
  • 瓜尔佳氏:石文炳之女,为多罗愉恪郡王允禑的嫡福晋。[17]

玄孙辈

来孙辈

  • 佛住,石三泰之子,袭三等子爵、散秩大臣,官任阿克苏办事大臣

世爵承袭

 
 
 
 
 
 
 
 
 
三等伯
石廷柱
始封
 
 
 
 
 
 
 
 
 
 
 
 
 
 
 
 
 
 
 
 
 
 
 
 
 
 
 
 
 
 
 
 
 
 
 
 
 
 
 
 
 
 
 
 
 
 
 
 
华善
 
 
 
 
 
 
 
 
 
 
 
 
 
 
 
 
 
 
 
 
 
 
 
 
 
 
 
 
 
 
 
 
 
 
 
 
 
 
 
 
 
 
 
 
 
 
 
 
 
 
 
 
 
 
 
 
 
 
 
 
 
 
 
 
 
 
 
 
 
 
 
 
 
 
 
 
三等伯
石文炳
一次袭
 
 
 
 
 
石文耀
 
 
 
 
 
 
 
 
 
 
 
 
 
 
 
 
 
 
 
 
 
 
 
 
 
 
 
 
 
 
 
 
 
 
 
 
 
 
 
 
 
 
 
 
 
 
 
 
 
 
 
 
 
 
 
 
 
 
 
 
 
 
 
 
 
 
 
 
 
 
 
 
 
 
 
 
 
 
 
 
 
 
 
 
三等伯
富达礼
二次袭。革。
 
观音保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庆德
三次袭。降袭。革。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石勇
五次袭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祥泰
四次袭。革。
 
三等子
三泰
始封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明德
六次袭
 
 
 
 
 
 
 
 
 
 
 
 
 
 
 
 
 
 
 
 
 
 
 
 
 
 
 
 
 
 
 
 
 
 
 
 
 
 
 
 
 
 
 
 
 
 
 
 
 
 
 
 
 
 
 
 
 
 
 
 
 
 
 
 
 
 
 
三等子
佛住
一次袭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阿裕噜
七次袭
 
 
 
 
 
 
 
 
 
 
 
 
 
 
 
 
 
 
 
 
 
 
 
 
 
 
 
 
 
 
 
 
 
 
 
 
 
 
 
 
 
 
 
 
 
 
 
 
 
 
 
 
 
 
 
 
 
 
 
 
 
 
 
 
 
 
 
三等子
瑞龄
二次袭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呢尔吉巴图
八次袭
 
 
 
 
 
 
 
 
 
 
 
 
 
 
 
 
 
 
 
 
 
 
 
 
 
 
 
 
 
 
 
 
 
 
 
 
 
 
 
 
 
 
 
 
 
 
 
 
 
 
 
 
 
 
 
 
 
 
 
 
 
 
 
 
 
 
 
三等子
纯绶
三次袭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景全
九次袭
 
 
 
 
 
 
 
 
 
 
 
 
 
 
 
 
 
 
 
 
 
 
 
 
 
 
 
 
 
 
 
 
 
 
 
 
 
 
 
 
 
 
 
 
 
 
 
 
 
 
 
 
 
 
 
 
 
 
 
 
 
 
 
 
 
 
 
三等子
吉和
四次袭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
凤岐
十次袭
 
 
 
 
 
 
 
 
 
 
 
 
 
 
 
 
 
 
 
 
 
 
 
 
 
 
 
 
 
 
 
 
 
 
 
 
 
 
 
 
 
 
 
 
 
 
 
 
 
 
 
 
 
 
 
 
 
 
 
 
 
 
 
 
 
 
 
 
 
 
 
 
三等子
宜麟
五次袭
 
三等子
阿霖
六次袭
 
 
 
 
 
 
 
 
 
 
 
 
 
 
 
 
 
 
 
 
 
 
 
 
 

[18]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231》,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