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开平碉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开平碉楼map
Remove ads

22°17′8″N 112°33′57″E

事实速览 世界遗产, 官方名称 ...
事实速览 开平碉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事实速览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级别 ...

开平碉楼与村落碉楼及相关村落闻名于世,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的乡村,现存碉楼有1833幢。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1],包括三门里村落迎龙楼、马降龙村落群、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4处遗产地[2][3]。开平碉楼于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于2020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5][6]

Remove ads

历史

初期

明朝以来,由于水患和匪患的缘故,开平当地就已有民众开始修建碉楼。但直至鸦片战争之前,碉楼数量都还不多。

鼎盛期

19世纪中期,随着美国加拿大西部大开发,包括淘金热潮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外来劳动力,加之开平地区“土客械斗”盛行,人民生存状况恶化,大量农民迁往美洲,进而产生了大量开平籍的旅美和旅加华工。[7]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实行排华政策,其相关规定迫使华工纷纷回乡买地、建房和娶亲。[7]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美国、加拿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华工的收入和汇回开平的侨汇明显增加,为开平碉楼的大量修建创造了经济条件。1900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造碉楼1648座,占总数的89.9%;特别是1921年至1931年,共建造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8]此外,由于开平地方土匪众多,加之民国战乱频繁,经常有土匪抢劫发生,从1912年至1926年,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因此,具有防涝防匪之用的碉楼受到了华侨青睐,得以大量修建,最多时达3000多座。

停滞期

1940年代,随着美国和加拿大对华移民限制的放开,侨眷大量移民与家人团聚,碉楼的兴建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开平最后兴建的一座碉楼——赤坎镇两堡村委会新塘村健庐建于1949年。资料显示,1943年至1949年,开平仅建造碉楼7座,占总数的0.3%。

保育期

2001年6月,开平碉楼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4]

2000年2月,中国国务院开平碉楼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10月,申遗小组成立。2006年3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到开平展开考察,同年9月15-18日,专家卢光裕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进行评估。2007年1月,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遗产顺利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巴黎召开的专家会议评审。2007年6月28日,通过在新西兰召开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表决,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写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个、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9]

2013年,创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并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11]。2020年12月25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6]

特点

其特色为中西合璧,结合有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等多种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事实速览

部分碉楼在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5处。[12]

更多信息 序号, 名称 ...
Remove ads

分类

  •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和更楼,以居楼为最多。现存各类碉楼情况如下:
    • 众楼:473座
    • 居楼:1149座
    • 更楼:221座
  • 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石楼、泥楼、砖楼和混凝土楼,以混凝土楼为最多。现存各类碉楼情况如下:
    • 石楼:10座
    • 泥楼:100座
    • 砖楼:249座
    • 混凝土楼:1474座

作用

  • 。以更楼为例,多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等,视野开阔,并配有探照灯报警器,用于提前发现匪情。1922年12月土匪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
  • 居住。以居楼为例,其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空间开敞,有完善的生活设施,楼体往往修建得较为美观,适合居住。

图片集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