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社区园圃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社区园圃计划(Community Garden Programme)是“绿化香港运动”其中一项活动,旨在鼓励本地市民将绿化活动生活化,积极参与邻里层面的绿化活动,及透过体验种植的乐趣来培养绿化环保意识。计划让参加者在合资格的导师指导下,在邻近的公园学习种植观赏花卉或蔬菜瓜果,并把收成带走。
2004年2月起,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逐步在全港各区指定社区园圃(Community Garden)推行本计划,有兴趣人士可透过指定方式报名参加园圃内的种植研习班,经抽签后须缴付费用租用园圃作种植用途。[1]每名参加者可携同四名亲友出席活动。
争议
社区园圃计划的租期为4个月,但有市民认为租期太短仅足够种植一造蔬菜;而在租期满后需要清空田地将种植中的植物连根拔起,造成浪费。另外,社区园圃的工作人员一般只会依照规定每天为租户浇水2次,如遇天气炎热会不足够,需要市民自行到场加以浇水。[2]
社区园圃计划因为提供的园圃供应量少,不足分配给全港所有申请者。根据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数据,在2019/20年度每期平均有近2万人申请,全港平均17人争夺一个园圃,较偏远的地区如大埔区为6.3人争一个位,较密集的市区如东区则35.1人争一个位。[3]
社区园圃列表


截至2023年,现时全港共有30个社区园圃被纳入本计划,超过半数位于市区:[4]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