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舟二十号
2025年4月24日发射的载人飞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神舟二十号(简称神二十)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二十次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五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和王杰组成。神舟二十号于2025年4月24日发射[2],任务将持续约6个月,预计于2025年10月下旬返回地球。
4月24日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的发射除了公共航天教育之外,还标志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多个双位数二字头的阶段,截至目前为止,在进行中实验正式突破两百项,携带了许多生物实验材料,总重达2吨,包括血管化脑器官芯片培养、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等59项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也有山东理工大学主导的首次涡虫实验等,未来或推动“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合模式成熟,将会定期发布研究平台的成果分享[3][4]。
Remove ads
任务亮点
发射神舟二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遥二十)进行了一些改进,包括火箭伺服机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带宽由2兆比特/秒提升至5兆比特/秒,并且首次搭载全国产化高清摄像头,图像覆盖范围从3个关键区域扩展至8个,包括箭体外表面、二级发动机尾舱和神舟飞船等部位,首次实现箭体图像高清传输。[5]
神舟二十号飞船优化了轨道舱布局,在神舟十九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20%的货物上行空间,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时效性物资运输。[6]
任务时间轴
- 2024年10月29日至11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开展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7]
- 2024年10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九火箭发射,长征二号F遥二十火箭完成准备工作,进入应急救援值班状态;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完成准备,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能力。[8]
- 2025年1月20日,根据央视报道,第四批航天员可能执行神舟二十号任务。[9]
- 2025年3月3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选定,正在开展相关训练。[10]
- 2025年4月16日晚间,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11]这也是一次少有的发生在夜间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转运。
- 2025年4月23日,神舟二十号乘组人员发布,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12]
-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3]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任务代号为“TGZR9/SZ-20”。[14]
- 2025年4月24日23时49分,神舟二十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径向对接口。
- 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神舟二十号乘组打开神舟飞船轨道舱前舱门,仍留守天宫空间站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天和核心舱舱门,两个航天员乘组第六次实现“太空会师”[15]
- 2025年4月27日,神舟十九号乘组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在天宫空间站内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
Remove ads
航天员
神舟二十号的乘组人员继承保持“一位第二批航天员+两位第三批航天员”的模式,由第二批航天员陈冬(指令长)和第三批航天员陈中瑞、王杰组成,其中陈冬和陈中瑞是航天驾驶员,王杰是航天飞行工程师。陈冬曾两度飞天,先后执行过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四号任务,本次任务使他成为首位再度访问天宫空间站的指令长。王杰是首位来自内蒙古的航天员[16]。
任务标识
神舟二十号任务标识在2024年10月29日至11月30日面向全社会征集[7],12月22日至年12月29日对10个候选方案开展网络投票[17],2025年1月20日选定方案。神舟二十号任务标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任务标识之一。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由来自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马思然设计。该标识融合传统与创新,以稳定三角形为基,象征航天人在经验基础上攀登新高峰。外框红色传承载人飞行使命,内部深蓝寓意浩瀚太空。主体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空间站,太阳翼巧构中文“廿”字(即“二十”)。空间站亮光划破天际,彰显航天人向光前行、勇往直前的精神。标识模拟舷窗视角,层次分明,视觉纵深感十足。简洁平面图案与机能风点阵、线条交织,增添现代气息。此标识不仅彰显中国航天科技驱动力,更寄托了对未来探索的无限憧憬与决心。[18][19]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