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禁色 (衣服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禁色(きんじき)是指日本朝廷中,禁止特定官位以下者使用的服装颜色与材质[1]。平安时代9世纪中叶起,朝廷透过“禁色敕许”特准特定官员穿着高位服色,此特权备受重视。相对地,任何人皆可使用的颜色称为“许可色(ゆるし色)”[2]。
位色与禁色
8世纪初制定的律令制中,“衣服令”规定了服色的等级顺序:白、黄丹、紫、苏芳、绯、红、黄橡、𫄸、葡萄、绿、绀、缥、桑、黄(以下略)。同时,根据位阶规定了袍的颜色(称为位色(いしき)或当色(とうじき)),禁止使用高于自身位阶的颜色。黄丹是皇太子专用的位色,只有皇太子能使用[3]。以下,亲王・诸王以及诸臣中三位以上用紫色,诸臣四位・五位用绯色,六位・七位用绿色,八位・初位用缥色。所有高于自身位阶的颜色都属于禁色[1]。关于天皇的位色,“衣服令”虽未规定,但9世纪初的嵯峨朝将黄栌染定为天皇正式的袍色,此色禁止天皇以外的人穿着。由于黄栌染与黄丹不论官位如何晋升都绝不允许臣下使用,近代以后的用语中也称其为“绝对禁色”。
Remove ads
多样的禁色
随着时代演进,朝廷的服装发生变化,产生了各种服装相关的规则,其中一部分也被称为禁色。
关于“禁色”的范围,有一种观点特别列举了支子色、黄丹、赤色、青色、深紫、深绯、深苏芳这七种颜色以及有纹样的织物,过去曾有将这些统整为与禁色敕许相关的理解学说。然而,这七种颜色与有纹织物的禁止缘由、时期及对象各不相同,并非全都与禁色敕许相关[4]。
这七种颜色中,黄丹、深紫、深绯、深苏芳仅是基于禁止穿着高于当色服装的规定[5]。关于支子色,由于用支子与茜或红花交染会产生酷似黄丹的颜色,元庆5年(881年)发布了禁令,《延喜式》中也载有禁止规定[6]。
赤色(赤白橡)、青色(麹尘,亦称青白橡)因是天皇袍所用的颜色,故被纳入禁色考量,但历史上并非始终仅允许天皇使用。赤白橡的袍在10世纪的《延喜式》中允许参议以上穿着,但到了平安时代后期,只有天皇、太上天皇以及内宴、行幸・御幸等场合(限天皇・上皇未著赤色袍时)的摄关可以穿着[7]。青色则被指出与青折相关,也有说法认为相当于“衣服令”服色条中的黄橡。青色袍曾在内宴或赌弓等特定仪式时由官员穿着,此外也有杂色及女性穿着的例子。然而平安时代后期这类仪式衰退,穿着青色袍的人主要限于天皇与藏人。不过因绫的使用限制,绫制的青色袍仅限公卿以上穿着,六位藏人能穿着此袍乃是基于禁色敕许[8]。此外,赤色袍、青色袍也作为元服前童子的装束(童装束)使用。赤色或青色的唐衣亦成为允许上级女房穿着的“禁色”(详见后述)。
《延喜式》中还可见其他规定,例如绫仅限五位以上用于位袍,苏芳色仅允许公卿以上使用,且禁色规定亦适用于下衣,女性则依父亲位阶允许穿着相应的服装。此外,因染料红花价格高昂等因素,深红色也屡次发布禁令[9]。对违规服装的取缔严度因时代与状况而异,有时会由弹正台或检非违使等没收并销毁。
Remove ads
禁色敕许
从9世纪中叶起,可见对臣下敕许禁色的例子[10]。这种禁色敕许对男性而言,除藏人全体外,亦下达给四位・五位的部分殿上人[11],允许他们穿着等同公卿待遇的服装。此外也有对女官・女房许可禁色的例子。许可禁色亦称“色を聴(ゆ)る”(允色)。
禁色敕许仅限天皇一代有效,天皇更替时即失效。此外,五位晋升四位或藏人卸任时也会失效,需要重新获取敕许。
藏人以外殿上人的禁色敕许,原则上是授予大臣・近卫大将子孙的特权,获此禁色许可的殿上人特称为“禁色人”。从12世纪中叶起,禁色敕许的对象逐渐限定于后世摄关家・清华家相当的家系出身者。尤其是摄关家嫡流,形成了元服时或刚元服后即获禁色许可的惯例[12]。
禁色宣旨例(录自“康富记”)
征夷大将军左马头源朝臣义成
正三位行权中纳言兼右卫门督藤原朝臣持季宣
奉 敕件人宜听着禁色者
文安六年四月廿九日 大炊头兼大外记清原朝臣业―奉
训读文
征夷大将军左马头源朝臣义成(后之足利义政,正五位下)
正三位行权大纳言兼右卫门督藤原朝臣持季(正亲町持季)宣(の)る
敕(みことのり,后花园天皇)を奉(うけたまは)るに、件人(くだんのひと)宜しく禁色を著(き)ることを聴(ゆる)すべし者(てへり)
文安6年(1449年)4月29日 大炊头兼大外记清原朝臣业忠(从四位上)奉(うけたまは)る
现代汉语译文
征夷大将军左马头源义成(即足利义政,时任正五位下)
正三位权三位行权中纳言兼右卫门督藤原朝臣持季(正亲町持季)宣告:
奉后花园天皇敕令:兹特许此人穿着禁色
文安六年(1449年)四月二十九日 大炊头兼大外记清原业忠(从四位上)奉诏
男性官员因禁色敕许获准的事项是,可以在下袭、半臂、表袴上使用与公卿同等的有纹样布料(绫),此许可亦适用于直衣、指贯、青色袍等。未获禁色敕许的四位以下官员(参议除外)必须使用无纹样的平绢。此外,纵使获得敕许,仍不允许穿着超越自身位阶的袍(但到了11世纪左右,位色已变为四位以上著黑袍,五位着绯袍)[13]。
关于女性的禁色许可多有不明之处,但从10世纪初起可见对天皇乳母等敕许禁色的例子[14]。此外在女房身份制度中,可见仅允许上腊及部分女房穿着特定服装,据《满佐须计装束抄》等记述推测,其中许可穿著青色・赤色唐衣及地折裳被称为“禁色”[15]。青色・赤色唐衣并非染色而是织色,地折则是像型染般用草木汁液染出图样,但在宫中使用金泥・银泥制成华丽样式。女房服装规定另有对绫的限制,以及袿穿着枚数的限制(数衣)等[16]。
脚注
参考文献
相关项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