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佳歌曲系列

幽默元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佳》是一组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恶搞歌曲,首两版改编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纪念主题曲《始终有你》,而第三版则改编自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曲《We Are Ready》。演唱者刻意模仿原作的群星唱腔,歌词讽刺香港主权移交10年以来具争议的事件。第一版《福佳始终有你》于2007年5月27日上传至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后,三个月后收看人次逾81万[1],第二版《煲呔揾工靠你》上载三周共有23万人次浏览[2],引起部分香港传媒关注。而第三版《福佳,We have money!》则于2008年2月11日在YouTube上载。

简介

改编歌词及片段涉及的事件,继有亚洲金融风暴SARS事件、维港巨星汇风波、董建华任内争议、八万五建楼计划、香港普选议题、天星码头清拆事件六七暴动策划人杨光受勋、程翔事件以及已故民建联主席马力于2007年5月对六四事件的评论。 [3]

歌词由香港博客林忌改写,由多人匿名演唱。影像版本由RebuildHK网主Freeman协助剪辑,音乐版由“神秘人一号”处理。[4]

缘起

2007年,特区政府安排多位知名艺人演唱《始终有你》,讲述香港人奋斗历程及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情,以庆祝香港主权移交10周年。2007年5月,香港立法会议员马力不满香港中学教师称六四事件是“屠城”,又质疑坦克能否将学生压成肉饼,报章引述马力说:“找一头猪来测试一下便知道能否变成肉饼了。”言论在香港引起回响,民主派谴责,民建联亦批评主席失言。[5]

在香港主权移交10周年及六四事件18周年前夕,香港博客林忌将《始终有你》的歌词改编成讽刺特区政府施政及马力言论的作品。作品上传至YouTube后,《香港苹果日报》、《明报》、《信报》、《经济日报》、《南华早报》、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有线电视相继报道。

词义

歌名中的“福佳”,与粤语仆街谐音。《福佳始终有你》被普遍理解为“你总会仆街”或“仆街仔始终有你份”之意。不过,作者在博客表示,福佳只是“福”和“佳”之意;又指文中提到“马力”,是功率单位的意思,而非香港立法会议员马力。亦有人认为“福”字取义自仆字粤语之切韵,类粤语中的“芳遇切”。 另,字形上“佳”字与“娃”字相似,故曾有人把歌名误以为是可能与北京奥运有关之《福娃始终有你》。

片段

歌曲的影像版本除了提及天星码头事件及2007年马力的六四言论,同时有香港主权移交10年来较触目的新闻事件和人物,继有SARS董赵洪娉2003年七一大游行

反应

自影像版本于2007年5月27日上传至YouTube后,截至2010年4月收看人次超过100万[6]。及后,多个媒体包括《香港苹果日报》、香港电台的《晨光第一线[7]、《头条新闻[8]、《讲东讲西[9]、《e个世界[10]、《LTV Café[11]香港有线电视财经资讯台的《香港刺针》相继在节目内报道及谈论该歌曲。6月4日在商业二台时事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信报城市笔记《福佳三次方》[12]、信报《互联网动员力量不可挡》[13]、明报副刊自由谈有读者投稿[14]均有报道及谈论该歌曲。

由于这片段在短时间所造成的网络爆红现象,有用户在中文维基百科为这片段建立条目。然而,有管理员以歌曲在条目创建的当时未能显出其重要性,而提出应删除条目,但中文维基百科对收录恶搞事件有一定准则,条目是否删除曾引起争议,最终事件平息,条目得以保留[15]。此争议被《苹果日报》报道,将支持删除的人士标签为“保皇党[16]

6月20日,香港立法会涂谨申议员于呼吁市民7.1上街的动议辩论中,高呼《福佳始终有你》当中几句歌词“普选偏偏无我,八百张飞选多一世纪”,呼吁市民7月1日上街参加七一大游行[17]

6月29日,华盛顿邮报集团旗下的网络政论杂志《Slate》,专文介绍《福佳始终有你》,以及与香港民情的关系。 [18]

2007年7月7日香港电台节目《传媒春秋》,节目播出《福佳始终有你》及《煲呔揾工靠你》有关片段,以及访问《福佳始终有你》监制Freeman。节目当中亦有提及《福佳始终有你》维基条目被提删事件。当中,Freeman更提及制作《出街始终有你》,是关于政制检讨的[19]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