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克沙尼停战协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克沙尼停戰協定
Remove ads

福克沙尼停战协议罗马尼亚语Armistițiul de la Focșani,又称福克沙尼停火协议),是罗马尼亚王国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签订的一份停火协议,于1917年12月9日在罗马尼亚的福克沙尼签订。

事实速览 类型, 签署日 ...
Remove ads

背景

罗马尼亚王国于1916年8月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入侵奥匈帝国,其目的是为了夺得在奥匈帝国手中的外西凡尼亚。然而,同盟国在童年的九月进行了成功的反击,占领了布加勒斯特;同年12月他们还占领了三分之二的罗马尼亚领土,罗马尼亚政府因而被迫迁都至摩达维亚雅西。后来由于俄罗斯帝国的军队于1917年初立刻派兵增援,以避免同盟国不日将攻进俄国南部领土的潜在危机,罗马尼亚得以不被完全并吞。尽管俄罗斯军队不愿再继续战斗,但他们仍成功击退了同盟国对默勒谢什蒂英语Battle of Mărășești奥图兹英语Third Battle of Oituz的进攻。[2][3]

停火

Thumb
双方的谈判代表之合影。

1917年,俄罗斯帝国因十月革命的发生而爆发了内战,俄罗斯的军队因而从罗马尼亚领土撤离。1917年12月4日、5日,俄国人与同盟国签订了两项停火协议,并在列夫·托洛斯基阿道夫·越飞的协助下,于布列斯特与同盟国展开了谈判。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使罗马尼亚在地理上暴露无遗。由于俄罗斯不再援助之,罗马尼亚因而被迫求和。[2][4]

该停战协议于1917年12月9日,在锡雷特河上的福克沙尼——罗马尼亚的主要防御线所在地签署。至此,罗马尼亚结束了与德国、奥匈、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的敌对状态。

后续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但罗马尼亚的大部分领土仍然由同盟国所占领。1918年5月,罗马尼亚还签属了具有惩罚性的布加勒斯特条约,并被要求割让多布罗加省,及坐落于喀尔巴阡山脉的几个关口,同时授予同盟国多项经济特权[3][5]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同盟国最终战败,罗马尼亚对德国、奥匈、保加利亚的领土割让,皆分别在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阿农条约纳伊条约签署后纷纷无效。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