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科布伦茨陨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布伦茨陨石坑
Remove ads

科布伦茨陨石坑(Coblentz)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美国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威廉·韦伯·科布伦茨(1873年-1962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事实速览 科布伦茨陨石坑, 坐标 ...

描述

Thumb
科布伦茨陨石坑的周边,月球背面详图。

该陨坑西侧毗邻克拉克陨石坑;西北靠近皮泽蒂环形山鲍耶环形山坐落在北面;东北分别是拉普兰环形山厄缶环形山罗斯兰环形山范德瓦耳斯环形山位于它的东南和西南,南面则横亘着卡弗环形山[2],该陨坑的中心月面坐标38.09°S 126.65°E / -38.09; 126.65,直径32.66公里[3],深度为2.062公里[1]

科布伦茨陨石坑保留有圆形的边缘,但已被后续的撞击所侵蚀。陨坑外侧壁平缓,四周布满了小陨坑,尤其是南侧存在一处不规则的峪口。从西侧壁到鲍耶环形山的南侧壁连接着一道弧形山脊。坑壁高出周边地形950米[1],内部容积约有748.09公里3[1]。碗状的坑底表面平坦,除数座细小的陨坑外,没有典型的地貌结构;南部和西南部地表有数处幽暗的低反照率斑块。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