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秘鲁国立考古学、人类学与历史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秘鲁国立考古学、人类学与历史博物馆(西班牙语: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del Perú,简称 MNAAHP)是秘鲁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位于利马自由部落区的解放者广场附近的马格达莱纳宫内。博物馆内有超过三十万件藏品,涵盖秘鲁各地区各时期的人类居住史。其中最重要的展品是雷蒙迪石碑和马丘比丘的模型。
Remove ads
历史
秘鲁国家博物馆(西班牙语:Museo Nacional del Perú)在1882年由何塞·贝纳多·德·塔格莱、贝尔纳多·德·蒙特阿古多和马里亚诺·爱德华多·德·里韦罗·乌斯塔里斯发起,何塞·德·圣马丁资助下成立。最初博物馆并无故固定馆址,直到1872年才在利马国际博览会的展览宫展出。[1]
第一批展品来源于考古发掘、捐赠和购买而来的前西班牙时期文物。除了雷蒙迪石碑外,所有藏品在智利军队占领利马的硝石战争期间被掠夺,由于藏品不足,博物馆被迫关闭。[1]
1905年5月6日,博物馆重建,并更名为国家历史博物馆(Museo de Historia Nacional),何塞·奥古斯托·德·伊斯库(José Augusto de Izcue)被任命为馆长,他聘请了著名的德国考古学家马克斯·乌勒负责前西班牙时期的展区,伊斯库则负责殖民时期与共和时期的展区。同年7月29日,在时任总统何塞·帕尔多-巴雷达的出席下再次开馆。[1]
1911年,馆长由埃米利奥·古铁雷斯·德·金塔尼利亚接任,由胡里奥·C·特洛负责博物馆的考古展区,此时博物馆造册有9000件考古学文物,以及数量不详的人类学和历史文物。由于馆长和特洛的意见分歧,考古展区于1924年独立成秘鲁考古学博物馆(Museo de Arqueología Peruana);殖民与共和时期的展区则改名成玻利瓦尔博物馆(Museo Bolivariano)。这两座博物馆皆设于利马自由部落区的马格达莱纳宫内,在时任总统奥古斯托·莱吉亚的主持下开幕,玻利瓦尔博物馆的展品陈列在宫殿原有的空间,而秘鲁考古学博物馆则由葡萄牙建筑师劳尔·玛莉亚·佩雷拉Raúl María Pereira建立另一个全新的展览空间。[2]秘鲁考古学博物馆以国家历史博物馆考古展区的藏品为基础,并加入拉尔科收藏,拉尔科收藏为维克多·拉尔科·埃雷拉的私人搜藏,1923年由莱吉亚购得,这些藏品与特洛在帕拉卡斯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文物共同构成。特洛还负责进行适当的修复与保存[1]

1930年特洛被免职,政府决定将两座博物馆合并,并恢复原本的名称国家博物馆(Museo Nacional)。在路易斯·E·瓦尔卡塞尔的领导下负责监督秘鲁各地博物馆的建设和定期出版刊物《国家博物馆杂志》(Revista del Museo Nacional),该杂志持续出版至2001年。[1]
1945年,在特洛的建议下,新成立的博物馆高级委员会将国家博物馆重新话分成由特洛主导的国家人类学与考古学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y Arqueología)和瓦尔卡塞尔主导的国家历史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y Arqueología),两个博物馆都位于原址。[1]
1981年,博物馆发生一起窃盗案,盗贼绕过保全系统并盗走约220件金银财宝,其中包括兰巴耶克礼刀。[3]
1992年博物馆再次合并成现在名称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del Perú)。[1]
Remove ads
藏品

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的秘鲁历史文物,超过三十万件,涵盖秘鲁各地区的人类居住时期的文物。馆内的常设展有30个展厅,占地23000平方米。[1]
前任馆长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